徐州沛縣村民一家三代人義務巡護大運河40多年

2021年04月29日16:48  來源:徐州日報
 
原標題:三代人40多年的堅守

王大亮每天巡河要往返10公裡。

每次巡河,都打撈回大量垃圾.

沛縣素有大運河“江蘇北碼頭”之稱,大運河在沛境流經7個鄉鎮街道,綿延60余公裡,至今已有700多年。大運河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古沛兒女,記錄著時代變遷,書寫著人間故事。

沛縣湖西農場二分場王嶺村村民王大亮一家至今獨居在大運河畔,三代人依水而居、守望運河已有40多個年頭。在王大亮的家裡,有件全家動員、每天重復做了近半個世紀的事,就是義務巡河,不僅保護了大運河沛縣段的水質和環境,還先后挽救了17名落水游客的生命。

義務巡河從未停止

在運河沛縣湖西段大堤東側的一處防護林裡,一大一小的兩處廢棄集裝箱改成的住房,就是王大亮三代人的棲身之所。

在離住所20米遠的地方,大運河靜靜流淌,每當南來北往的運輸船隻經過,王大亮家的幾隻小狗就會跑至堤邊,像打招呼一樣“汪、汪”叫上幾聲,然后搖著尾巴回到主人身邊。

“每天5點起床,6點准時乘船巡河,南起鹿口河河口,北至800米大寬河,一去一回10公裡。”4月26日上午,小到中雨,王大亮和妻子沈艷巡河返回集裝箱。

“打記事起,父親就帶著我到大運河邊撿拾柴火、捕魚為生,路上看到河邊有垃圾、水面上有漂浮物,父親就帶著我清理。在父親的影響下,保護運河環境成了我們全家人的自覺行為和生活習慣。小時候的運河水清澈見底,能看見魚蝦游動。漁民的家建在船上,喝河水,吃魚蝦,打魚到哪家就在哪,生活朴素隨性。”王大亮說起上世紀80年代的往事充滿了留戀。

“后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運河上運輸船隻逐年增多,兩岸的生活垃圾、河面上丟棄的雜物也多了起來,大運河一天天失去了原有的本色。父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無奈把全家人從村裡帶到大運河邊搭棚子住下來。父親在河邊自制了小木船,每天搖著小船清理河面雜物,往返十幾公裡,直到去世。父親臨終時,曾叮囑我要繼續守護好大運河,這是咱的命根子。父親走了,從2009年起,我和母親開始義務巡河,再后來,妻子孩子也跟著巡河。每次巡河,都打撈回大量垃圾和水草,最多的一次打撈了800多公斤。”王大亮說。

“十幾年如一日,風雨兼程,義務巡河圖個啥?”記者問王大亮。

他說:“在大運河邊生活了40多年,她像母親一樣陪伴我長大,看著我娶妻生子,見証著我的喜怒哀樂,我不忍心也不情願看到她受到破壞,變得不堪!”

制止排污挺身而出

王大亮自小習武,父親教給他的一套梅花拳打得行雲流水、柔中帶剛。

“習武本是健身強體,但是面對壞人,這套本領是威懾壞人的最強底氣。”王大亮回想起幾次與破壞水環境者“過招”的事情。

王大亮巡河第二年的一天傍晚,他乘船返回經過一座大橋下時,一輛大貨車停在橋頭,司機跳下車向四周張望,神色異常。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王大亮看到貨車上又跳下兩名男子,他們打開貨車車廂擋板,先后抬下三隻大桶,司機則迅速擰開蓋將大桶傾倒,一股股惡臭的液體排下大運河。

“停下,不能偷排,污染河水!”王大亮站在河中小船上朝20米開外的三名男子大喊。

“管你啥事,你吃飽撐的,滾!”岸上的三人氣急敗壞地罵著臟話。

“我管定了,再不停住,我就報警!”王大亮撐船靠岸跑過去正色道。

“看你個窮樣,有手機嗎?再敢嘰歪,我收拾你!”司機把煙頭狠狠地扔向王大亮。

“把煙頭撿起來!把桶扶正,開車離開!”王大亮一把扭住司機的胳膊反轉到其背后,司機疼得“哇哇”直叫,那兩人見狀趕緊求饒,三人在王大亮監督下把幾隻大桶抬上車后,逃之夭夭。

12年來,王大亮幾乎每天巡河往返10公裡,遇到偷排污水、亂倒生活垃圾的事件很多,他總是上前勸阻,不少破壞環境者在其勸說下也很配合。

有的企業聽說王大亮多管閑事很難纏,曾托人找他說情,王大亮堅決不理,有個企業老板急了竟打電話恐嚇他。他義正辭言地說:“愛護大運河人人有責,誰破壞她,我就跟誰過不去!”

“咱沛縣境內的大運河河段是南水北調的必經之路,人人都來保護大運河水質,也給國家的南水北調貢獻了一份力量。”王大亮說。

出征救援分文不取

2009年,沛縣大運河護河志願者隊伍成立之初,王大亮踴躍報名,成了志願者小分隊的一名隊長。12年的巡河過程中,他不僅保護了大運河沛縣段河水,還先后救助落水、輕生游客17人。2020年11月,王大亮被評為“江蘇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每天早上六七點,王大亮會沿著河岸轉轉,看看河水有沒有被污染、河床是否出現新的排污口、河道是否有漁網等捕魚工具、岸邊有無白色垃圾。為方便群眾,王大亮還建成一個“大亮便民服務點”,免費為群眾服務,平時隻要有需要幫助的人,王大亮都會伸出援手。

眾多愛心人士紛紛加入到王大亮的隊伍裡。2019年4月,王大亮組建了“沛縣極速救援隊”,微信群裡已有400多人加入。王大亮在巡河期間一旦發現險情,隻要在群裡發布,隊員們就會迅速從四面八方趕去出手相救。

2019年11月14日上午十點多鐘,正在家中忙碌的王大亮,突然接到一個求助電話,原來是兩條捕魚的小木船被困在微山湖中,船上有5人。接到電話后,王大亮立即奔向岸邊,跳到小機船上,開足馬力駛向被困小船。

王大亮說:“當時風比較大,浪有半米多高。我從小在河邊長大,熟悉河的風向,我向他們大喊不要動,聽我的都能活命。他們積極地配合我,將近一個多小時,才一一被救上來。”

王大亮說,組建極速救援隊是為了更好地守護運河平安,更方便快速實施救助。目前救援隊伍不斷擴大,每次接到求救,大家自己開車、自己加油、自己吃飯,不嫌臟不怕累,想方設法組織施救,滿足受助家人心願。有的受助家人為了表示感謝,給我們一些錢物,都被大家婉言拒絕了。我們是志願者,義務服務,不收分文。

愛上大亮愛上運河

王大亮的妻子沈艷不在運河邊長大,結婚之初對大運河畔的飲食起居並不是太適應,尤其是對王大亮執著義務巡河這件事更不能理解,兩人常常生氣吵架。十幾年過去了,伴隨著大運河日新月異的變化,沈艷由反對到支持,再到陪伴大亮巡河,愛上大亮,愛上運河。

記者:你跟大亮怎麼認識的,他哪點吸引你?

沈艷:我們是通過熟人介紹認識的,當初覺得他憨厚老實,值得托付終身,半年后就嫁給他了。

記者:你的家庭經濟收入來源靠什麼?

沈艷:婆婆67歲了,跟我們一起生活。大兒子大專畢業,今年參軍入伍了。二兒子正在上高中,節假日有時也跟著我們巡河。家裡有10畝地,每年收種一茬麥子和一茬水稻,收入主要靠賣糧。

記者:你怎麼看待大亮義務巡河這個選擇?

沈艷:我們成家后的前兩年,大亮每天外出巡河,顧不上家務,幾乎天天吵架。娘家媽媽看見我就哭,說我嫁給了一個“沒用的人”,隻會巡河,不知道賺錢。有一次,大亮帶我劃船,他在河中的小船上突然單膝跪在甲板上,拿出一束油菜花向我表達愛意,還告訴我巡河是他這輩子放不下的追求,河水干淨了,環境變好了,百姓的生活才能越過越好。慢慢地我理解了大亮守護運河的意義,他去巡河,我在家裡種田、照顧孩子,一有時間還陪著他一起巡河,一起清理垃圾,雖然辛苦但感覺做得值。現在運河的環境一天天好起來,我已經愛上了運河,愛上了這裡的花花草草。

記者:你對大亮有什麼期待嗎?

沈艷:身邊不少的朋友、同學都發家致富了,嫁給大亮之后,我們也有很多機會外出創業,但是大亮離不開運河,他的夢想追求都在運河湖畔,巡河已成全家人的生活常態。我希望大亮能用自己的善行和堅持,帶動更多的人守護大運河、保護大運河,讓大運河的環境更好,讓更多人前旅游觀光……

記者:大亮的哪件事最讓你感動?

沈艷:今年春節前,我給了大亮1000元,讓他去買件新衣服,結果回家時卻帶來了一台挂漿機。他說木船裝上充電挂漿機,巡河可以省時省力。以前搖船巡河來回需要五六個小時,回到家裡累得精疲力盡。自從木船裝上充電挂漿機,巡河時間縮短了一半。大亮心思都在護河上,他又打算攢錢買台無人機,說是可以擴大巡河范圍、提高巡河效率。

情懷讓“要我干”變“我要干”

◎李夢虎

2009年起,沛縣湖西農場二分場王嶺村村民王大亮在大運河沛縣段義務巡河。這些年中,沒人給他下達任務指標,沒人為他制訂工作計劃,沒人讓他上交工作總結,沒人對他績效考核,更沒人給他發放工資,媳婦給他1000元買新衣,也讓他偷偷地買了挂漿機……

12年來,他自帶工具、自帶工資、身居陋室、堅守河畔。12年來,他忍受委屈、不懼風險、自我管理、無怨無悔。他之所以能這樣做,就是兩個字——情懷!

情懷,是一種自我加壓的責任,是一種自我設定的使命,是一種自我確立的目標。

有了情懷,能讓我們在利益面前不下跪,在危險面前不低頭,在困難面前不止步。

有了情懷,能讓我們在茫茫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心靈的歸宿。

有了情懷,能讓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時刻刻,找到生活的樂趣,找到堅守的價值,找到前進的力量。

有了情懷,能讓我們不為任何正面或者負面的評價而改變前行的方向。

有了情懷,能讓我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讓我們“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

情懷,來自對信仰的堅守,來自對生活的熱愛,來自對自然的敬畏,來自對自我的鞭策。

有情懷的人,別人眼裡的苦,是他心裡的恣!

情懷是可以傳承的,也是可以感染的,王大亮從父親手中接過守護大運河的紅旗,妻子從丈夫堅守中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我們在他們身上是不是也能感悟到什麼?

如果說,堅守情懷是有功利心的,那這個功利心就是讓我們在完成自我設定的使命中,感受到幸福,感知到力量,感覺到值得!從“要我干”變“我要干”!

◎文/徐報融媒記者 於瓏

通訊員 王輝 張曉毅

◎圖/徐報融媒記者 白雪

通訊員 孔慶樂

(責編:蕭瀟、張妍)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