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定位不能以任何名義突破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2021年05月02日10:0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房住不炒”定位不能以任何名義突破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三穩”目標,是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必須堅守的基調。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破壞基礎教育公平,並可能對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長期目標造成負面影響。各地要全面貫徹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更加注重住房的居住屬性和民生屬性,拿出更加精細化的調控舉措,大力遏制投機炒作,淨化房地產市場環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情況匯報,審議《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條例》。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

今年以來,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力實施宏觀政策,推動經濟恢復取得明顯成效,經濟運行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民生領域短板猶存,在金融、房地產等領域還存在一些風險點和隱患。此次會議首次從中央層面提出“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是對我國經濟社會運行中存在的某些現實風險提出的警示,也是對去年下半年以來部分一二線城市樓市投機炒作行為抬頭的嚴正警告。

“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這一警示可以理解為,要防止以學區房或其他任何名義炒作房價,必須堅持既有的“房住不炒”定位。學區房問題主要是由教育資源不均衡催生的,解決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通過增加投入、擴大優質資源供給和改善教育資源分配格局等改革措施逐步緩解。學區房問題盡管與房地產相關,但其本質是教育公平問題,而炒作學區房則和其他各種題材炒作一樣,其本質是販賣焦慮——少數機構和個人把一些長期問題變成短線炒作的題材,並由此牟取暴利。

業界普遍認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本輪房價上漲趨勢,一些一二線城市的熱點學區起到了推波助瀾甚至領漲的負面作用,部分地方還出現了中介、業主哄抬學區房房價等亂象。借學區房名義炒作房價,是一種極其惡劣的炒作形式,違背了義務教育均等化的公平公正理念,扭曲、惡化了民生訴求,更可能引發房價進一步上漲,嚴重干擾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近段時間,住建部、銀保監會和一些熱點城市紛紛加碼調控政策,不斷給樓市“虛火”降溫。截至4月中旬,年內各地房地產調控已經超過150次。各地監管調控工作的重點包括嚴格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嚴查經營貸入樓市和嚴打群眾反映強烈的炒作學區房行為。北京、合肥、杭州、溫州等地紛紛出台了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新政,查處了一批不法機構。政策高壓之下,相關城市學區房市場逐漸出現降溫回落。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必將給各種蠢蠢欲動的炒作房價行為帶來進一步打擊。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三穩”目標,是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期間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必須堅守的基調。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破壞基礎教育公平,加劇經濟金融風險,並可能對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長期目標造成負面影響。此次會議后,各地必將更加注重住房的居住屬性和民生屬性,拿出更加精細化的調控舉措,大力遏制投機炒作,淨化房地產市場環境。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這一原則不能以任何名義予以突破。未來,各地還應不斷出台入學改革新政策,一邊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一邊通過多校劃片等措施,淡化學區房概念,為學區房降溫。與此同時,對於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的各種亂象,各地應堅決拿出具有針對性、切實有效的精准調控舉措,及時遏制任何形式的房地產結構性炒作,確保長期堅守“房住不炒”定位不動搖。

(責編:唐璐璐、張妍)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