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活動座談會現場。人民網 馬燾燾攝
人民網鹽城5月16日電 (馬燾燾)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紀念宋公堤修筑80周年,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5月15日,江蘇省濱海縣舉辦了“重走宋公堤 紅色打卡行”黨史學習教育現場學習暨公益跑,數百名跑友齊聚鹽城濱海港月亮灣景區,用腳步追尋紅色足跡。此外,宋公堤主題座談會、宋公堤主題書畫展等系列活動一並舉行。
黃河奪淮以后,濱海一直深受水患之苦。1941年,首任縣長宋乃德在華東局和新四軍的全力支持下,克服缺錢缺糧缺水、敵人破壞等重重困難,率領地方民眾用77天時間筑起了全長45公裡、底寬21米、高7.8米的防海長堤,修堤費用以鹽稅作抵,無需群眾負擔。為感謝新四軍和宋乃德,百姓把這條海堤與宋代范公堤相提並論,稱為宋公堤,樹立起了“宋公紀念碑”。
“80年斗轉星移,宋公堤已入選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海的一段依然承擔著捍海重任,離海岸線較遠的部分被改建成沿海公路,以新的形態造福於民。”濱海縣縣長吳啟標說,宋公堤不僅筑在海岸線上,也筑在鹽阜人民的心中,“由南到北一條龍,不讓咸潮侵阜東。從此無有沖家禍,每聞潮聲思宋公”的民謠傳唱至今。
據了解,近年來,濱海縣全面保護利用紅色資源,系統總結紅色文化特征,將“紅色濱海”內核提煉為“正紅故裡,宋堤豐碑,紅色堡壘”,努力擦亮宋公堤這張“紅色名片”,聯合江蘇省委黨校拍攝的電視專題片《宋公堤》,被納入該省委黨校黨性教育課程。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縣堅持將宋公堤作為砥礪初心使命、激發愛黨愛國熱情的生動教材和“實境課堂”,引導全縣黨員干部探訪紅色地標,重溫紅色記憶,追憶先輩先烈,叩問信仰信念,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民生情懷薪火相傳。
當日上午9點整,濱海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啟標和宋乃德之子宋齊生,開國大將黃克誠長子黃煦等人共同發令起跑。隨著發令槍響,公益跑在雨中開跑,身穿各種色彩衣服的隊伍,沿著海堤公路浩浩蕩蕩地出發,人群中間舞動著彩旗、橫幅,形成了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
本次活動的跑道海堤公路是獲“江蘇最美小康路”提名獎的旅游公路1號線濱海段。“主要依托宋公堤進行提升改造,以藍色海港浪漫之路為主題。線路起於G228淮河入海水道大橋,止於中山河擋潮閘,總裡程44.8公裡。”濱海縣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線路保持原有的植被,新改建、拓寬段增加了常綠植被,保持視線通透,充分展示海堤、灘涂等自然風光,有力推進具有縣域特色的鄉村旅游交通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