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委書記:堅定向海發展 加快綠色轉型

戴  源

2021年05月18日07:08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堅定向海發展 加快綠色轉型

近年來,鹽城市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高質量發展為追求,系統謀劃推進沿海發展,沿海地區已成為鹽城活力最強、增長最快、質量最優的經濟板塊。去年,沿海六縣(市、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市61.2%,增速高於全市0.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66.4%,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對外貿易逆勢增長,進出口總額佔全市57.6%,同比增長20.1%。

以綠色產業為標識,打造江蘇沿海綠色轉型的典范。與沿江發達地區相比,鹽城沿海最大的優勢是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產業。我們認真落實省委提出的“面朝大海、向海發展、賦‘能’未來,成為綠色轉型典范”的要求,一方面推進產業綠色化。堅持以系統思維和未來眼光布局沿海產業,南部東台等地依托世界遺產地打造綠色海岸線,北部濱海、響水等地全力以赴發展大工業。在新能源產業上,鹽城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超過350萬千瓦,佔全省2/3、全國近1/2,我們正搶抓2030年碳達峰的目標機遇,積極推進風電全產業鏈布局和光伏集群化發展,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示范大基地。在鋼鐵產業上,我們搶抓沿江向沿海產業轉移機遇,把濱海港工業園區作為戰略平台,推動響水、濱海一體化規劃、一體化建設、一體化發展,依托寶武、德龍等重大項目,加快配套項目集聚和產業鏈延伸,打造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產業集聚度高的世界一流鋼鐵產業基地。在造紙產業上,我們推動再生紙產業集聚發展、綠色發展,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再生紙及紙制品生產基地。產業“含綠量”的提升,有力促進鹽城好生態的形成,鹽城在全省率先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准,PM2.5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國省考斷面優Ⅲ比例達97%以上,入海河流斷面全面消除劣V類。另一方面推進綠色產業化。堅持綠色保護不容置疑,繼續統籌做好治污、添綠、留白三篇文章,拿出“敢教荒灘變綠洲”的干勁,建設千裡海堤防護林帶和萬畝新林場,讓更多鹽鹼荒灘成為林海綠洲,展現“生態綠+海洋藍”海濱新景致。同時,積極推動“向綠挖金”,不斷放大黃海濕地“世遺”效應,加快綠色資源產業化步伐,以南部黃海濕地為核心,做好“生態+”大文章,充分挖掘海洋、森林、濕地、生物、漁業等綠色資源,建設全長311公裡的海堤旅游公路,把沿海核心景區串珠成鏈、集點成面,打造世界知名濕地風光旅游目的地,加快構建“全域旅游、全景世遺”新格局。

以綠色互通為支撐,打造服務東北亞雙向互通的重要節點。近年來,鹽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速起勢,隨著鹽通鐵路建成通車,鹽城實現縣縣通高鐵,全面邁入“高鐵時代”。我們將始終圍繞增強“便捷”和“綠色”兩個功能,既保証交通運輸的高效便捷,更注重將交通線打造成觀光線、旅游線、風景線。一是全面提升鹽城港服務能級。專門成立鹽城港集團,對4個海港和相關內河港口進行資源整合和功能優化調整,大力實施鹽城港擴容提升工程,積極推進濱海港區20萬噸級航道、30萬噸級碼頭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構筑河海聯運服務體系。圍繞環境整治、清潔生產、布局優化,建立完善港口綠色物流系統,探索實施“公轉鐵+散改集”,努力將鹽城港打造成為清潔低碳、智能高效的綠色生態大港。二是積極打造區域交通樞紐。高鐵方面,我們將全面加快綠色鐵路網建設,有力保障鹽泰錫常宜鐵路開工建設,加大沿淮高鐵、新長鐵路擴能、沿海高鐵等項目對接力度,爭取實現90分鐘內到達上海和省內各市,同時進一步提升鐵路沿線綠化率,將其“連起來、厚起來、茂起來、美起來”,打造“車在林中行,人在畫中游”的高鐵風景線。空港方面,發揮江蘇唯一對韓日全貨機航線的優勢,與韓國新萬金互設“海外倉”,提高對韓航線航班的密度和頻次,增開其他國際直達航線和近洋特色航線,構筑韓國商品進口集散地,提升航空口岸輻射面和影響力。三是著力推進高速公路成網。目前鹽城高速公路密度居全省末位,市區從北到南隻有四條橫向省級公路,“面朝大海、向海發展”的交通瓶頸依然存在,難以輻射和支撐沿海發展。我們將著手開展臨海高速公路建設規劃研究,加快推進鹽射高速、阜溧高速鹽城段等重點工程建設,構筑起“三縱三橫二聯”疏港高速公路布局,為向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將海鹽文化、鐵軍文化、濕地生態文化等融入道路建設,努力把高速公路沿線打造成原生態綠色走廊。

以綠色共享為引領,打造富有海濱特色的現代城鎮體系。省委書記婁勤儉要求鹽城打造具有鮮明生態特色的濱海美麗之城。我們堅持以人為核心,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建設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努力使人民群眾享有高品質的海濱城市新生活。做強中心城區。作為蘇北唯一的長三角中心區城市,中心城區能級不高、帶動偏弱是鹽城的突出短板。去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3%,遠低於全省的72%,市區人口一半左右居住在鄉鎮,建成區常住人口不到120萬。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將錨定長三角中心區城市標准,持續推進“五大組團”建設,形成以市區為主城、大豐城區為副城,以濱海港工業園為新興增長極,以鹽豐鹽岡線為城市發展軸、新洋港為生態發展軸的“一主、一副、一極、兩軸”城市發展空間格局,力爭到“十四五”末人口規模達200萬人。同時,在以全國第二名成績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的基礎上,推動全市域、全領域創建,打造精神文明建設典范城市,努力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共享發展上爭當表率。做大縣域中心。鹽城9個縣(市、區)面積都超過1000平方公裡,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縣城具有滿足人民群眾就業安家需求的巨大潛力。我們瞄准縣城常住人口不低於30萬的目標,支持各地持續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建設,力爭到2025年各縣城人口佔全縣(市)總人口的比例達到40%左右。做美沿海風情小鎮。跳出以鎮為單元的發展思路,依托沿海生態海岸線,沿228國道從南到北,重點打造東台弶港世遺、大豐斗龍港特色漁港、亭湖丹頂鶴、射陽黃沙港特色漁港和濱海月亮灣等一批沿海風情小鎮,促進各鎮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以鄉村振興為抓手,遵循“四化同步”發展規律,持續推進農房改善2.0版本建設,鼓勵有條件農民進城入鎮,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年內改善3.5萬戶農民群眾住房,努力讓老區人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作者為鹽城市委書記)

(責編:蕭瀟、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