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獲得 “綠葉小區” 稱號的小區代表上台領獎。 南京城管局供圖
6月5日,南京市垃圾分類“爭優除差”暨“微風行動”啟動儀式在鼓樓區石頭城公園舉行。當天,南京首批12個“綠葉小區”名單出爐。
據了解,這12個“綠葉小區”也是南京市評出的首批垃圾分類工作實施優秀的小區,具體包括江北新區盤城街道盤欣家園、玄武區鎖金村街道白馬山庄小區、秦淮區秦虹街道楓丹白露、建鄴區雙閘街道仁恆江灣城一期、鼓樓區下關街道世茂濱江小區、棲霞區堯化街道金堯山庄、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韓府雅苑、江寧區東山街道教工新寓(東苑)、浦口區江浦街道金水岸花園、六合區雄州街道華城名府、溧水區永陽街道龍山名府、高淳區淳溪街道豐和灣。
儀式上,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環衛處副處長龍瑞介紹,“爭優除差”行動旨在對居民小區、重點行業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按照一定的評分標准進行分類定級。具體而言,8月底前,各區要根據分類成效,將所有小區和單位劃分為優、良、差三個等級,同時進行公示。針對分類成效差的小區、單位,要求各區、街道找到問題的關鍵,成立除差攻堅隊,上門指導,進行精准施策,集中力量解決難點問題﹔其次,加強執法,對於分類成效差的單位和不作為的物業,依靠執法督導進行倒逼﹔對於分類質量不達標的單位實行不分類不收運制度。
“這個等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每一次評定之后,各小區和單位的等級可能有升有降。三年內逐步實現消除差類、爭先創優的目標。”龍瑞說。
活動當天還啟動了南京市垃圾分類“微風行動”。活動要求,每個小區垃圾分類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微改造、微宣傳、微獎勵”。微改造方面,比如,垃圾分類亭房投口高,要加裝墊腳台子﹔垃圾袋不好破袋,加裝破袋器﹔天氣變熱后,給指導員加裝遮陽擋雨棚,給亭房增加除臭噴霧等。微宣傳,主要是今年繼續推行再次上門宣傳指導,通過培訓會,發放一些台歷、冰箱貼等創意垃圾分類指南來促進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微獎勵,主要是通過可回收物積分獎勵,鼓勵居民參與晒垃圾分類自拍等形式,給居民適當獎勵,提高居民參與積極性。
據介紹,截至目前,南京已建成小區垃圾分類收集點8628個,在建278個,建成投運收集點的小區比例達到93%。4295個小區完成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投放垃圾。1萬多名垃圾分類指導員堅持每天早、晚進行桶邊指導,面對面、手把手指導居民正確分類。廚余垃圾分出量達到1011噸/日,比強制分類前增加近10倍。
在當天活動的舉辦地鼓樓區,該區城管局局長朱照兵表示,鼓樓區將緊緊圍繞市局部署要求,堅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則,扎實開展垃圾分類“微風行動”,充分發揮居委會、物業、業委會“三駕馬車”作用,明確任務書、排出時間表,加大綜合協調和監督指導力度,實行“一小區一方案”,在細微處下足“繡花”功夫,增強居民在垃圾分類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提高垃圾分類實效。(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