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至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北京舉行人大信息化建設經驗交流會。沛縣人大常委會作為全國惟一縣級單位應邀參加會議。會上,沛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興濤作了題為《信息化為沛縣人大工作插上騰飛的翅膀》的交流發言,並得到與會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認可,沛縣人大的經驗作為案例推廣全國。
近年來,沛縣人大常委會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立足縣級人大職能,以三個“突出”為總體思路,逐步健全縣級人大信息化履職模式,形成了“代表履職便捷化,監督工作剛性化,各項工作規范化”的信息化工作格局,有力助推了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真正實現了用信息化來提升人大各項工作上水平,形成了人大信息化建設“沛縣經驗”。
突出“契合人大工作需求、體現人大工作特色”的思路,力求“建得科學”
注重集約化,建設縣人大信息中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做好新時代人大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導和根本遵循。沛縣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人大信息化建設,圍繞縣級人大“三權”職責,根據人大工作特點,結合網絡運行規律,建成了以“一網六平台”為主要內容的縣人大信息中心。“一網”是沛縣人大網,“六平台”分別是人大辦公平台、代表工作管理平台、預算聯網監督平台、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平台、人事任免應用平台、特色工作展示平台。平台的充分應用,形成了事業工委的“專題問水”、農經工委的“護航農場”、內司工委的“一案三評”、財經工委的“兩權四查”、人代工委的“代表發現”5個特色工作,實現了監督工作的高質量、代表履職的立體化、聯系群眾的多渠道,全面提升了沛縣人大常委會整體履職的質效。
注重一體化,打造鎮級代表履職平台。為推動信息化向鎮、街道延伸,按照“統一軟件設計、統一后台管理、鎮(街)獨立運行”的思路,為全縣17個鎮、街道分別建成了代表履職管理平台。把鎮、街道人大履職軟件的后台嵌入到縣人大信息中心,一個APP兩個端口,實行縣人大統一管理,各鎮、街道分別獨立運行的工作機制,實現了縣鎮兩級人大同時在線、同步組網、同頻共振。 注重實效化,開發代表履職手機APP。目前,1450余名五級人大代表全部完成履職APP的安裝使用,實現了代表利用APP全天候履職。“沛縣人大”手機APP由信息發布、代表履職、建議辦理、學習在線四大功能模塊組成。
幾大模塊的運用,既能實現代表實時履職、在線培訓,又能查閱履職成果,還能進行履職考勤、實時查詢建議辦理進度、在線進行滿意度測評,有效避免辦理結果代表“被滿意”現象的發生。
突出“網絡平台互動性、工作平台實用性”的特點,做到“用得便捷”
實現了人大整體履職的高效能。沛縣人大按照一個工委一個工作平台、一個工委一個特色工作的思路,充分用好各個平台。如“人事任免考試平台”, 對擬任命人員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實行電腦機考,試題由系統隨機生成,自動計分,避免“人情考”“形式考”,更加真實客觀評價任命國家公職人員法律知識素養。平台建設以來,已任命“一府一委兩院”干部168人。如“預算聯網監督平台”,創新開展“兩權四查”監督方法,將全縣18個代表團以團為單位每月組織代表開展一次財政預算執行“代表查詢日”活動,充分保障代表的知情權﹔採取“四個必查”工作法,對人大調研、視察、評議、詢問活動涉及單位的財政預算執行、資金使用效益進行實時查詢,做到“調研必查”“視察必查”“詢問必查”“評議必查”,進一步強化了對財政預算、資金使用的剛性監督和政策性監督。充分用好“代表發現”大數據平台,隨時對代表發現問題上傳情況、問題類別、辦理進度、代表滿意率等各項數據變化情況進行自動分析、實時統計和綜合研判,為縣人大開展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實現了聯系群眾的多渠道。五級人大代表通過運用“沛縣人大”手機APP的“代表發現”“代表巡河”“代表建議”三個模塊,直通“一府一委兩院”,可以直接提出意見建議,直接反映群眾訴求和呼聲。形成了代表即時發現問題、人大及時交辦問題、政府限時解決問題、部門定時反饋結果、兩辦隨時督辦成效的“五時連環”工作模式,通過“傳、交、辦、反、督”一體的線上工作程序,促進了一批民生和水環境問題的及時解決,讓民生實事辦理件件有回聲、事事有著落,人民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2020年“代表發現”上傳問題13300條,為沛縣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創建高分通過驗收作出重要貢獻。今年1至5月份,共轉交縣政府辦理落實的“代表發現”問題信息4693件,已辦結4285件﹔2020年至今,共上傳巡河信息10218條,交辦問題395件,辦結372件。如今,“代表發現”“代表巡河”已成為代表履職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實現了監督工作的高質量。通過與縣大數據中心、網格化社會治理聯動指揮雲平台、沛縣政務辦公系統、沛縣河長制APP等信息平台之間網絡互聯、數據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形成了人大監督的實體信息“觸角”,為人大代表和常委會各工作機構的充分履職搭建橋梁。實現了代表履職的立體化。各履職陣地與手機APP實現了與縣人大信息中心互通互聯互動,成為縣信息中心的應用終端。為暢通社情民意反映表達渠道,最大限度發揮人大代表作為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形成了“家站點帶動、線上線下互動、五級代表聯動”的立體化履職模式。
突出“安全高效、規范運行”的原則,保障“管得到位”
制定了平台運行工作辦法。出台了《沛縣人大常委會關於信息網絡安全工作方案》《沛縣人大信息中心運行管理辦法》《沛縣人大網運行管理辦法》等工作方案和辦法,定期開展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大檢查,排查系統漏洞和安全隱患,提高系統防范抵御風險的能力,保証了人大信息中心的規范安全高效運行。建立了考核激勵辦法。制定了《縣人大代表履職積分考核辦法》《沛縣人大信息宣傳獎勵辦法》等,對“代表發現”“代表巡河”問題上傳及辦理情況、各鎮街人大和人大機關信息宣傳情況,實行每月通報制度,對排名靠前的代表團通報表揚﹔對總分排序后三位的代表團負責人進行末位談話,反向激勵,代表履職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形成了系統的信息化工作格局。沛縣人大信息中心配備了六名專職工作人員,各鎮街道也配備了專門工作人員負責人大信息化工作,縣人大按照每季度一輪的方式,對17個鎮街工作人員分批進行以崗代訓。縣政府辦公室及部門也都有專門人員對接人大信息化工作,全縣人大信息工作組織網絡更加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人大信息化建設,是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光榮任務。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我們要更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力量,不斷提升人大整體工作水平,進一步激發全體人大代表以更強有效的合力投身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生動實踐,以實干擔當服務人民群眾,講好人大故事,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沛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興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