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常州地鐵2號線和徐州地鐵3號線昨天先后開通初期運營,今天,蘇州地鐵5號線也正式出發,至此江蘇運營地鐵增至23條線。自2005年5月江蘇第一條地鐵線南京地鐵1號線開通以來,一條條地鐵在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飛馳,不僅推動軌道上的城市飛速發展,各具特色的地鐵線也成為了城市的新名片。
很不尋“常”:小清新“藍精靈”串聯“城像水脈”
剛剛開通的常州地鐵2號線有一個很靈動的別稱“藍精靈”,全車以湖藍色和金屬灰為主色調,車身色帶顏色以清澈的藍色線條為主,富有水文化的線條感和流行感,與水文化交相輝映,構筑成一條融歷史、文化、生態於一體的歷史文化風景線,透露著水潤江南的意蘊。
城中有河,河抱古城,常州城與水相依,穿常州城而過的大運河是從古到今的交通大動脈,是這座城市的文化根基。因此,常州地鐵2號線以“城像水脈”為主題進行設計,車站採取“標准站”與“特色站”相結合的方式,五一路站、紅梅公園站、懷德站等站一站一景、各有特色。
其中,在紅梅公園站,梅花圖案特別醒目,這個站點提取紅梅公園內特色建筑符號為設計元素,結合梅花圖案燈具,提升空間文化韻味同時,體現紅梅公園的文化底蘊﹔懷德站的裝修設計風格為新中式,利用傳統的中式元素通過現代的表現手法展現給乘客,將江南水鄉的粉牆黛瓦利用現代材料呈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站廳內柱面的顏色和圖案是從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留青竹刻中吸取靈感,增加了整個車站空間藝術感﹔五一路站為高架站,在設計上採用簡潔的表達方式來體現出常州工業的興旺和工業構件的幾何美。
“徐徐”開通:“淮海豐碑”理念融入站點設計
截至2021年6月,徐州地鐵運營線路共有3條,即徐州地鐵1號線、徐州地鐵2號線,以及開通僅一天的徐州地鐵3號線一期。
以信仰之鏡觀照百年黨史,徐州地鐵3號線淮塔站借以“淮海豐碑”的理念,在站廳展示了一幅“歷史長廊”,以功勛章、英雄文化、戰爭文化為設計元素,體現了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軍隊大無畏的精神,漫步在地鐵站內,透過文化牆,扑面而來就能感受到無數革命英烈帶來的震撼。與地鐵1號線換乘的火車站站,站廳內以紅色為主題的“百年記憶徐州黨史主題展”十分引人注目,展覽分為序言、徐州黨建、烽火徐州、徐州抗戰等幾大部分,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了徐州支部建立、發展的過程。
據了解,徐州地鐵3號線以藍色為主色調,車體藍白搭配,整體風格清新大氣,體現了3號線“科技工業線”的整體設計風格。其中,南三環路站以“科技創新”為設計理念,提取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作為設計元素,代表中國古代科技成果。3號線北起點站下澱站的整體設計風格則展現了徐州創新活力的科技城市形象,車站通過吊頂、搪瓷鋼板牆面、大理石地磚等硬件配飾的相輔相成,達到整體空間舒適性、美觀性和功能性的統一,展現了徐州科技發展的無限活力和潛力。
水映新“蘇”:五色創意、非遺元素全景呈現
太湖賞煙霞、古城坐游船、陽澄嘗湖鮮,一日內可輕鬆玩轉水城蘇州,這是今天剛剛開通的蘇州地鐵5號線給人們帶來的新驚喜,它甚至被稱為一條全場景文化旅游特色線。
蘇州地鐵5號線以“水映新蘇”為線路主題,融合軌道交通的速度與水性的靈動,體現“新、美、韻”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全線標准站配色根據行線路途經的政區劃分整合為五個顏色區段,由蘇州水系河流倒映出的蘇州城影像中,提取出橙、黃、綠、碧、藍五種色彩,並提高其明度降低飽和度,從而形成清新、鮮明、雅致的五種主色,整體設計運用在線路車站裝飾空間中。
據了解,蘇州地鐵5號線全線34座車站中共有6座車站設有文化藝術牆,分別位於太湖香山站、胥口站、靈岩山站、新市橋站、黃天蕩站和蘇州奧體中心站。六面藝術牆各具特色,並以“水”元素串聯,呈現出穿山越湖的5號線的獨特魅力,並在設計中融入了蘇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
為突出江南文化特色,蘇州地鐵5號線首批推出了陽澄湖南、索山橋西及太湖香山3個特色站點,通過主題牆貼、小品展陳、光電投影、文創店鋪等多種形式,展現站點周邊獨特的歷史人文特色。其中,索山橋西站是全國首個蘇繡非遺主題地鐵站,以“繡美高新”為主題的蘇繡藝術景觀裝置及作品令人眼前一亮,展現了高新區歷史悠久的蘇繡文化。
金陵紅樓:穿梭光影交錯,穿越名著盛景
2018年5月26日南京地鐵S7號線(寧溧城際)開通后,南京實現了行政區軌道交通全覆蓋,一共開通10條地鐵,其中最“出圈”的還要屬地鐵3號線,它也被稱為南京最文藝復古地鐵線。元春省親、除夕夜宴、太虛幻境,穿行在光影交錯的地鐵裡,中外畫家筆下栩栩如生的《紅樓夢》9大經典場景,讓人大飽眼福。據了解,南京地鐵3號線29座車站中,有9座打造成了“紅樓夢”特色車站。站台內的壁畫再現了金陵盛景,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壁畫征集征出了全球動員的聲勢,如五塘廣場站的《太虛幻境》就出自法國畫家之手。
未來,江蘇地鐵還將不斷給人們帶來驚喜。目前,省內5座城市的21條地鐵線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其中南京地鐵2號線西延線、寧句城際、無錫地鐵4號線一期預計年內開通,南通也有望明年邁入“地鐵時代”。
其中,無錫地鐵4號線一期此前已被媒體“劇透”。列車以紫白配色為主,4號線車輛的外觀造型取自於惠山泥人“大阿福”。車廂內,傳統園林的“月亮門”主題讓整列車呈現出無錫獨有的藝術風格。車門旁宛若一個個身披紫紗蘭花捻指的少女,很好地詮釋了江南水鄉的溫潤儒雅及小家碧玉的氣質。每節車廂連接處的端牆新增了園林元素,整列車共有6節車廂12個端牆,新造型既展現了地域特色,又不斷創新。
新華日報 交匯點記者 黃歡
圖片來源常州發布、徐州地鐵官微、蘇州地鐵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