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生態眼”成效初顯 助力長江大保護

人民網記者朱殿平

2020年01月10日14:37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發揮“生態眼”在長江大保護中作用專題議政會現場

通過水質反演結果分析,發現綠水灣水質明顯異常,結合無人機現場查勘,及時發現了0.25平方公裡非法布設漁網區域,並第一時間做好整改,在最短時間內使該區域水質得到恢復。

通過遙感衛星監測到新濟洲島上0.02平方公裡大棚種植區,及時通報、落實整改,后續持續加強對該區域的衛星影像分析,直至該大棚區全部拆除,實現足不出戶的網上監督。

這些,是南京市去年3月啟動的長江“生態眼”項目發揮的“神威”。該項目運用了自主設計的芯片和衛星遙感、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也是南京市努力提升長江南京段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項目試運行以來,成效如何?未來還能從哪些方面進一步完善?在10日上午舉行的南京市政協專題議政會上,十多位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以及多個政府部門負責人現場答疑、交辦。

智慧平台助力長江大保護

會議伊始,南京市副市長霍慧萍向與會政協委員介紹了長江“生態眼”項目建設情況。該項目綜合利用了一批創新技術,旨在建設多源動態、綜合感知、全面精准、實時智能的長江南京段智慧平台,且明確了“碧水長江”“美麗長江”“安全長江”“活力長江”四大板塊的業務框架。

其中,“碧水長江”板塊通過長江南京段整體水質、7條省控入江支流、3個污水處理廠的橫向和縱向的數據對比以及江豚的活躍度等,來反映南京水環境治理成效﹔“美麗長江”板塊通過綠水灣和新濟洲濕地建設成效、幕燕風光帶優美景色、國省考大氣監測站數據等,來展示南京岸線清退修復和大氣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效﹔“安全長江”板塊通過接入船隻航運管控系統、應急工作綜合監管平台、重點危險源在線監控及事故預警系統等,來體現南京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全方位掌控﹔“活力長江”板塊通過展示繁忙的黃金水道、歷久彌新的長江大橋、快速崛起的河西新城和江北新區等,來展現南京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的勢頭和活力。

此外,“生態眼”項目建設還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南京新型研發機構科研成果,構建了先進的監測體系、智能分析模型和數據匯聚平台。目前已經融合17個市級涉江部門23個信息化系統,接入269個水質、空氣質量等傳感設備數據及891路監控視頻,通過衛星影像、彩色夜視相機等物聯網設備,動態採集各類生態環境數據,實現對長江南京段生態狀況全面掌握。目前,南京已經成為國內除北京、上海外,使用衛星影像最多的城市。

在此基礎上,南京還建立了一整套人工智能分析模型,通過精准的數據採集和智能分析模型計算,實時掌握長江水質狀況、“百項提升工程”進展情況以及岸線修復情況等,為沿江排口管理、流域污染溯源、岸線清退整治、綠化進度和成活率分析提供有益“助力”。霍慧萍說,“生態眼”項目已經初步具備了為部門工作賦能的業務支撐能力,在水環境監測、岸線監測、空氣質量監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講話

打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南京樣板”

聽完霍慧萍的情況介紹,在場的政協委員們打開了話匣子:地面監測點位還比較少、如何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應考慮共建都市圈“生態眼”……大家針對“生態眼”項目的建設和完善提出了諸多意見建議。

“11位委員的真知灼見讓我非常受教育,拓展了思路,我也做了認真記錄。”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錢鋒接過話頭說,拓展“生態眼”平台在都市圈、甚至是長三角區域的作用確實很有必要。“生態眼”范圍不應局限在長江南京段200公裡范圍內,還要涵蓋陸域、跨江發展的地區等。從目前看,“生態眼”已經建成了“天、空、地”一體化的集成平台,集成了各個部門的系統,還應該打造為分析平台、預警感知平台、監管執法平台。“作為生態環境部門,我們將盡快建成大氣監測系統、岸線保護系統、土壤修復系統等,融入‘生態眼’平台。”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也對政協委員們的意見建議給予了充分肯定。“這幾年能明顯感受到政協議政水平越來越高,大家講的問題很具體,還要進一步完善。有關部門也做了初步回答,下一步要把會上意見帶到2020年工作中去,在保証一期工程正常運轉情況下,把委員們的意見融入二期、三期項目中去。”

張敬華也指出,“生態眼”項目如何整合各部門資源,如何進一步完善還要做很多工作。譬如,多部門多系統數據集成在一個平台,在數據規范化管理、數據統一等方面還需要考慮。在數據匯總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探討數據模型、大數據分析的問題,真正讓“生態眼”為政府所用、為市場所用,為企業服務、為老百姓服務。

“我們要以高度責任感看待長江大保護問題,抓好長江大保護。這件事對南京來說尤其重要!”張敬華說,南京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同時,長江對於南京來說是內河,穿城而過,南京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長江保護問題。在長江大保護的思路和總體要求上,南京提出要把長江南京段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帶、轉型發展帶、人文景觀帶、嚴管示范帶的“四帶”要求,打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南京樣板”。落實到眼前的工作中,就是要真正做到入江支流全達標、問題整改要到位、岸線規劃要起步、產業轉型要加快。

去年初,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正式揭牌,“生態眼”正是項目之一。張敬華表示,希望“生態眼”彰顯實時化場景展示功能、動態化監測分析功能、高效化應用實戰功能、長效化市場運營功能,全面掌握長江生態保護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助力長江生態保護、助力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助力南京信息產業發展、助力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