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厚積薄發 科創之光照亮創新發展路

2020年01月11日07:20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科創之光照亮江蘇創新發展路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江蘇省共有55項通用項目和1名人選獲獎,其中江蘇省單位主持完成項目22項,數量位居全國各省份第一。把握時代脈搏,勇立創新潮頭,“江蘇軍團”群星閃耀,很多“硬核”成果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

厚積薄發,與國家需求同頻共振

記者注意到,在江蘇獲獎項目牽頭完成單位中,高校“方陣”佔比最高。很多科學家多年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賡續奮斗、厚積薄發,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十余年治淮,為我國同類河流治理創建了“淮河樣板”,也為我國重污染城市河流綜合治理提供了經驗借鑒——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李愛民教授團隊,時隔三年再次拿到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論文和專利,只是解決問題的副產品。”李愛民說。

治理淮河,國內外沒有任何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基流匱乏,八成補給水來自污水排放,淮河支流賈魯河的治理是個世界性難題。李愛民團隊科研人員、工程師近百人長期奮斗在一線,建立了18.48公裡的野外觀測平台進行長期調研。在許多應急污染事故處置現場,常常能見到李愛民的身影。他帶領團隊研發的一批水污染治理、風險控制與生態利用關鍵技術,有力支撐了淮河近十條閘壩型河流的水質改善,在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8個省市得到推廣應用。

“高層建筑、海上風電、大跨橋梁……隨著國內外重大工程建設日益增多,業內對‘承載力’測試的精度要求日漸提高。”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龔維明教授團隊項目摘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項目源自龔維明教授早在1996年率先提出的“平衡點”理念,推動實現“承載力”測試智能化、精准化。該技術已被500多家國內外企業應用於國內32個省市和1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2萬多個工程(包括24座長江大橋及32座跨海大橋),並創造了多項世界測試紀錄。

水深千尺,亦可“睜眼”探到橋體細微病灶。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吳剛教授團隊首創系列光學非接觸式檢測設備和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種可深入水下的高清陣列相機,嫁接了算法、定位等新技術,可以實現每秒25次掃過界面,該方法實現近距離、大視場、快速檢測,比人工潛水檢測效率提高近10倍。項目成果應用於全國90%以上的地區,並在鐵路、公路等500余項重大工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施工期80%的開裂與混凝土“收縮”有關,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加平教授團隊研發出成套抗裂技術,給建筑面涂了一層防護“保濕液”,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創新惠民,面向經濟發展主戰場

記者注意到,多個獲獎成果在農產品安全及深加工技術上實現新突破,從生產到餐桌,以更接地氣的創新讓百姓生活更美好。

“我們的研究立足於切實解決問題,讓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和徐幸蓮教授團隊成果“肉品風味與凝膠品質控制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肉品加工是我國農產品加工及食品行業的支柱產業,產值達1.3萬億。周光宏教授團隊經過長期科研攻關,摸清中式肉品風味“家底”,揭示了傳統腌臘肉制品風味形成機理,研發出現代加工工藝﹔闡明西式低溫肉制品凝膠形成新機制,研發出凝膠品質控制關鍵技術,解決了西式肉品“水土不服”的難題。團隊依托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余年來與國內30多家肉品加工領軍企業在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技術集成應用方面進行聯合攻關,上市新產品75種,獲授權發明專利31項。

中華特色食品蘊藏著傳承千年的生存智慧,然而加工過程很大程度上依賴人工經驗,產品質量很不穩定。江蘇大學鄒小波團隊研究項目解決了我國特色食品智能化加工的瓶頸問題,在多維感知仿生評價新方法、多維分布成像化檢測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創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加工裝備,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鄒小波在恆順醋業看到制醋過程不省力、不省工,便琢磨如何促進其標准化、機械化。如今,其團隊研制出的光電雙模態仿生傳感器就具有人類的感知功能,可進行食品風味的評價及監控。團隊創制智能加工裝備,在鎮江香醋固態發酵過程中使用智能檢測系統,使人工成本減少了20%、能耗下降了15%。目前項目研究成果已推廣至香醋、肉類腌制品、夏秋茶、白酒等食品加工行業的大型龍頭企業,近三年新增利潤3億元以上。

用科技支撐解決社會發展問題,以創新成果彰顯綠色發展理念。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得者南京工業大學邢衛紅教授以化工產品生產方法將制漿廢水“吃干榨盡”,發明了膜法制漿廢水零排放新工藝,建成特種超濾膜規模化生產線,實施了4萬噸/日的全球首套膜法制漿廢水零排放工程,破解了制漿廢水零排放治理的國際難題。相關成果在制漿造紙、精細化工、鹽化工、醫藥工業等產業廢水資源化中得到推廣應用,累計減排廢水1.3億噸、COD7000多噸,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攻堅克難,匠心筑夢再攀高峰

在採訪中,很多科研人員告訴記者,一年一度的科技盛會,是一次總結,更激勵著他們勇攀高峰再出發。“我們將繼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服務於揚子江流域,努力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貢獻力量。” 李愛民教授說。

“整個團隊這十多年走過的路非常不易,面對困難、挫折、打擊,我們始終沒有放棄,讓研究成果從實驗室走向臨床,真正造福患者。”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孫凌雲教授表示,此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對團隊是非常大的激勵。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自身免疫病,我國有120萬名患者,2年死亡率曾高達35%。歷時近20年研究,孫凌雲團隊攻克了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紅斑狼瘡的世界性難題,使難治性紅斑狼瘡5年死亡率從45%下降到16%,也為其他難治性自身免疫病開辟了新的治療途徑。“未來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需要不斷攻堅克難,加快我國干細胞產業研發進程。” 孫凌雲充滿信心地說。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國網江蘇電力有限公司電力電纜高級技師何光華,在電力生產一線工作了19年。隨著城市立體交通和地下管線的快速發展,狹小空間的電纜通道大幅增加,而傳統施工技術安全隱患多、效率低下,故障頻發和修復周期長引發用戶投訴。何光華從2006年開始構思技術創新,帶領團隊吃住在工地,獲得大量一手完整資料﹔經過5年多上千次的工程實踐,從根本上解決了國內外無法實現的該類型電纜過載點分布精確定位難題。“現在想來,敢想敢干+科學堅持就是工作秘訣。”何光華說。

歷時8年,何光華團隊完成3項技術創新,實現了高壓電纜的無損施工世界性難題,對保障高壓電纜工程質量、提高城市供電可靠性做出了重大貢獻,整體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成果已在全國28個省(市、區)電力、石油、鋼鐵、化工等行業規模化應用,並推廣至德國、瑞典、新加坡等10國,近三年取得經濟效益7.5億元。

本報記者 楊頻萍 蔡姝雯

王 拓 王夢然 蔣廷玉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