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諛師論文”是否涉學術腐敗,需一查到底

2020年01月14日08:39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諛師論文”是否涉學術腐敗,需一查到底

  發表如此的神文,或者以這樣的神文來結項,不只是亂搞“學術崇拜”的問題,更是暴露了項目管理監督工作的漏洞。

  最近,一篇“論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神論文刷爆網絡,此事持續發酵。

  目前,中國科學院已接受該刊主編也即被吹捧對象程國棟院士的請辭申請,暫停該刊專職副主編職務,並著手盡快啟動該刊編委會、編輯部整改工作。中國科學院還表示將抓緊對該文刊發相關問題盡快成立調查組,開展進一步調查處理,盡快公布相關進展和結果。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這篇奇葩文章引發群嘲之余,有兩個事關學術腐敗的問題卻值得有關部門認真追究。與一般網紅文章不同,這篇以《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為題的論文,是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編號:91125019)的資助成果,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上,並且,佔據了整整35頁的版面。

  那麼,這樣的學術成果符合項目的研究計劃嗎?而它又是怎麼就發表在了核心刊物上?

  我發現,編號“91125019”的基金項目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計劃,該研究計劃也稱為“黑河計劃”,主要是以黑河流域為特定研究區域,探討中國干旱區內陸河流域生態-水-經濟的相互聯系,預算總經費為1.5億元。

  “諛師論文”屬於該計劃的重點項目“黑河流域中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資助強度為200萬。該項目的主持人、《冰川凍土》雜志主編程國棟院士,目前已經發表聲明申請引咎辭職,《冰川凍土》雜志編輯部也發布了撤稿聲明,兩方面都開始迅速切割。可是,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這種學術論文能拿來項目結項麼?而這種學術論文又怎麼能發表出來?

  這兩個問題背后,其實涉及一個嚴肅的學術腐敗問題:這是把國家用於自然科學研究的經費拿來作為個人吹捧的資源,把國家用於科研成果發表的刊物作為個人吹捧的平台。再退一步說,無論是項目主持人,還是刊物主編,放任這樣的貽笑大方成果出現,都是嚴重的失職,有違學術道德。

  按照現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的規定,項目申請者需要提交項目計劃書提出申請,經過同行評審通過后才能獲得立項資助。研究過程中,項目負責人應當按照項目計劃書組織開展研究工作。擅自變更研究內容或者研究計劃,會受到警告、追回資助經費等處罰。

  那麼,“論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是否寫入立項項目中?如果寫入,它何以通過﹔如果沒寫入,它又是怎麼出現在結項項目中的?顯然,這既是項目管理監督過程中的漏洞,也是項目成果驗收嚴謹性的缺失。個中問題,值得追問。

  此外,這樣的文章能夠以鴻篇巨論的形式在核心期刊發表,也說明編輯部的編輯初審、專家外審、主編終審等工作程序基本上流於形式,形同兒戲,這不是《冰川凍土》雜志一句“刊發前審核不嚴”就能解釋的,也不是程國棟主編一句“自己事先一無所知”就能敷衍的,這些都是學術規范的起碼要求。

  在當下的中國學界,不論是科研立項還是論文發表,都有一定難度。200萬元的國家自然科學研究經費,卻結出了如此奇葩的學術成果。

  可以說,這不是研究黑河流域的問題,而是對學術的“高級黑”。“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在這種哭笑不得的諛師神文面前,科研管理監督體系應該徹底自我審視一番了。對其背后可能涉嫌的學術腐敗,也該一查到底。(莫一塵)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