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江蘇省政協委員報到開啟“兩會時間”

2020年01月14日07:17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省政協委員報到開啟“兩會時間”

江蘇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今日開幕。13日,出席會議的政協委員陸續前來南京報到,江蘇正式進入“兩會時間”。記者第一時間探訪委員住地,帶回委員們關切的話題。

大醫院骨干醫生要輪流到基層醫院工作

下午3點,省中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師史仁杰趕到住地。這一天,他過得繁忙而充實。早上7點半,他去了病房查房,接著在門診看了49個號。

談到當前的就醫情況,史仁杰說,大家普遍感到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小醫院病患又不願意去。“歸根到底,是中小醫院的診療人才不足、診療水平有限。基層醫院需要大醫院的專家或技術骨干。”他說,有必要制定大醫院科室技術骨干或醫療團隊到基層醫院輪流工作的制度,以幫助基層醫院提高診療能力和科室管理水平。同時,應充分共享醫療設備和資源,醫聯體內部在檢查、檢驗、病理等的申請、預約,以及數據共享、收費結算、利益分成、績效考核等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基層醫院所屬的當地政府要有適當的財政投入,以保障基層醫院的硬件條件與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讓管理型、科技型人員“回流”農村

半年多來,省政協委員、江蘇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紅新一直在關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問題,特地到泰州、鎮江、南通、淮安等地專門調研。他發現,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仍然存在資金來源單一、人才匱乏、缺乏有效產業支撐等問題。

“目前蘇北蘇中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資金缺口較大,河道治理、環境衛生整治、田間排水溝渠建設、人員工資等都需要資金支撐,一個社區一年大概需要80萬元才能做好這些事。”唐紅新建議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可以在工業園區或農業園區內修建標准廠房,將廠房租金收入用於社區支配,以獲得固定收入來源,同時吸收社會流動資金﹔此外,可立足當地特色產業,依托當地現代企業參與社區建設,既解決社區資金問題,又解決勞動力問題。“現在最缺少的是社區主任這樣的基層管理人才,而吸引人才回流首先要保証人才的基礎收入和社會保障。”他建議,應採取多種措施,吸引管理型、科技型人員“回流”農村,讓他們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生力軍。

讓更多優秀人才投身非遺保護和創作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揚州玉雕大師薛春梅是連續三屆省政協委員,多年來一直在為非遺技藝的傳承、非遺文化的弘揚鼓與呼。

“揚州漆器和玉器都是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的項目,但是現在都面臨傳承問題。”薛春梅說,“玉雕行業在蓬勃發展,但是三四十歲的領軍人物比較缺乏,我們必須要有憂患意識,不能因為眼前的繁榮而飄飄然。”

今年,薛春梅和漆器工藝大師張來喜大師共同提案,非遺大師要走進校園,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並喜歡非遺,進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參與到非遺的保護傳承中來。她說:“大師進校園,不光要去講座,還要帶著作品,讓學生們領略非遺的美好,最好能在學校設立工作室或開辦興趣組,例如在藝術院校可以指導學生們搞設計,動手創作,這樣一方面可以產學結合,將現代設計理念與傳統技藝相結合,促進古老非遺的現代性轉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發現優秀人才,吸引他們投身非遺的保護和創作中。”

打造江蘇“漢之源”文化品牌

在國際會議大酒店住地,從徐州剛剛坐車趕來報到的省政協委員、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教授王維婷說,她發現很多散落在民間的漢文化資源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經過充分調研,今年她帶來了抓牢文物資源、打造江蘇“漢之源”文化品牌的提案。

“在調研走訪中,我了解到山東省濟南市、台兒庄市等地高度重視山東鄉憶博物館的打造,給予各種優惠待遇。山東鄉憶民俗文化博物館館長韓光友是江蘇沛縣人,目前其館內藏有各種民俗器物及其他藏品30余萬件(套)。如何留住具有典型特征的漢文化文物,讓漢之源扎根江蘇,急需採取措施。”王維婷說,“吳韻漢風”是江蘇文化的兩大特色,江蘇在保護利用漢文化文物資源方面完全可以比其他地方做得更突出。她建議,盡快對接山東鄉憶博物館,引導江蘇漢民俗文物資源回歸。同時,在漢高祖劉邦的故鄉沛縣優先劃撥建設用地打造博物館,建設漢民俗文化街,並借此助推漢文化產業集群建設,打造全國首屈一指的漢文化產業帶。(王宏偉 蔡姝雯 白 雪 倪方方 郁 芬)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