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舊迎新掃塵”“拍攝拜年視頻”“研究建筑文化”……本月18日,全市中小學生將正式放寒假。為了減輕學生負擔,讓孩子們在實踐活動中全面發展,記者了解到今年各小學書面寒假作業明顯減少,一批既有創意又有趣的體驗式寒假作業讓家長孩子們眼前一亮。
昨天下午,新城小學南校區的老師們編寫的各年級寒假實踐手冊新鮮出爐。學生返校當天,每個孩子都將拿到一本手冊,上面就是孩子們需要完成的寒假作業。
打開低年級的《寒假實踐手冊》,記者看到手冊分為傳統文化、藝術創想、假期安全、親近自然、閱讀悅享、文明禮儀等六個篇章,每一個篇章裡都具體設計了各種實踐活動,如傳統文化篇裡就有“除舊迎新來掃塵”活動,不僅介紹了掃塵的習俗,還要求孩子們幫助爸爸媽媽一起對書櫃、桌子、地面、櫃子等進行掃塵,並進行自我評價。在假期安全篇裡,孩子們要學習了解交通標志﹔在親近自然篇裡則設計了“奇妙試驗玩一玩”等活動。
學校大隊輔導員李英莉老師介紹:“在鼓勵學生參與活動的同時,學校的書面作業減少了,今年寒假一二年級就完全取消了書面作業,其他年級隻有少量書面作業。”
記者了解到,除了新城小學南校區外,昨天瑞金路小學的寒假創意作業單也新鮮出爐。今年,該校的寒假作業大多通過圖片和視頻形式,在微信、班級圈等呈現,注重網絡化和互動性。比如,學校要求假期裡孩子們關心國家大事、身邊小事,利用企業微信,以圖片文字或音視頻的形式,在班級圈裡播報自己在假期中的見聞﹔要求同學們為老師、同學或親朋好友錄制一段創意拜年小視頻發在班級圈裡與老師、同學分享。“我們希望孩子們通過網絡平台,能把自己的假期呈現出來,這也是一種評價方式。”校長周峰說。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小學部今年寒假的創意作業以“建筑”為主題,房屋、塔、橋等都是學生的研究對象。老師要求孩子們通過閱讀相關書籍,現場觀察體驗,動手實踐操作,了解各類傳統建筑的基本構造以及背后的文化內涵。校方稱,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教育部門提倡學校布置活動性、體驗性、探究性的作業,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健康情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督促孩子注意安全,加強體育鍛煉,主動承擔家務勞動,科學合理安排學生假期生活。希望家長在假期不要盲目跟風參加社會補課,更多安排適合學生興趣愛好特長的活動,增強學生的發展自信。(錢紅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