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金湖:文明實踐打通“最后一公裡”

2020年01月17日15:16  來源:金湖快報
 
原標題:文明實踐,繪就美麗“金湖畫卷”

  一到周六,黎城街道宋壩橋社區的杜曉慧,都會准時將上一年級的孩子董一笑送到社區三樓的“五彩課堂”:“把小孩交給社區,小孩開心,大人省心。”

  宋壩橋社區人口35976人,個體戶多、做小買賣的多,很多家庭一到周末孩子沒人帶,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游戲。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建立聽居民說事、為居民理事、幫居民辦事等“五事工作法”,“五彩課堂”就是其中的一項成果。社區黨總支書記、文明實踐站站長吳躍方說,“五彩課堂”聯合縣志願者協會,每周一課,內容包括習慣培養、情緒管理、思維訓練等,全部免費教授。

  縣委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張志勇告訴記者,被列為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后,我縣積極主動與中央、省市委要求對標,全域規劃、全員發動、全力創新、全面做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在戴樓街道新塘村西南角,有一塊豎著“陽光扶貧·共享菜地”牌子的菜地,種著綠油油的包菜、大蒜等。這塊0.8畝的菜地,是村裡免費分給低收入戶潘寶清的。新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高后天是潘寶清的挂鉤聯系人,他說,“共享菜地”由村裡免費提供給困難戶種植,收獲的蔬菜由街道、村送到縣開發區企業銷售,所得收入全部歸困難戶。潘寶清家這塊地,兩季種下來不僅解決了自家吃菜,還能收入幾千元。

  除了“共享菜地”,村裡還有“共享果廊”“共享公園”“共享產權”等志願服務行動。“四個共享”,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基層扎根。如今,“共享菜地”已有15戶認領,所產蔬菜全部被企業購買﹔“共享果廊”“共享公園”也全部分給低收入戶﹔“共享產權”讓4戶低收入家庭圓了新房夢。類似這樣的志願服務項目,全縣上下已全面鋪開。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周廣峰說,縣級實踐中心、8個鎮街實踐所和137個村居實踐站全部完成挂牌,形成縣、鎮、村、組四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搭建起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等“五大平台”,成立了政策法規志願宣講隊、科技技能志願科普隊等五支志願服務隊伍,極大提高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活動實效性。

  如火如荼的文明實踐活動,採取會場和現場、扶貧和扶志、“菜單”和“點單”相結合,講好新理論、新政策、新技術,達到教育、引導、服務、提升的效果。

  創新服務提精神。大操大辦紅白喜事,喇叭吹得震天響,酒席擺到馬路邊,如何剎住這種盲目攀比的不文明之風?銀涂鎮紅湖村文明實踐站制定村民紅白事辦理制度:每桌標准不超過300元,提倡不收禮金,若收也不超過200元,並明確紅白事的申請、核查規范,全體村民簽訂“移風易俗喜事新辦承諾書”。村裡把村文化大禮堂一樓600㎡的辦公用房改成紅白理事會場所,配齊桌椅、廚房,群眾辦紅白事拎菜入駐,還有志願者提供服務,一分錢不收。此舉一經推出,已為村民辦理近30宗紅白事宴席,去飯店大操大辦的現象基本消失。

  志願服務暖人心。“兒女沒回家,但這個端午節,有人陪我說話、給我洗澡、為我包粽子,過得非常開心!”提起今年過端午的情景,黎城街道平安路社區的夏衛龍老人特別高興。針對社區孤寡老人較多的實際,平安路社區開展“周末好兒女”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和網格員與孤寡老人結對:每周上門走訪一次、每月做一次家務、每季度解決一個問題、每年幫過一次生日,讓眾多孤寡老人安度晚年。

  技術服務長本領。與安徽交界的戴樓街道官塘村的包地老板韓玉平說:“同一塊地,過去種西瓜、蔬菜賣不掉,農民撿回去喂豬。我接手后,種出的瓜菜客商來地裡搶,而且來的都是上海、南京的大超市、大飯店,去年銷售額近2000萬元!”同一塊地的收益為何如此天差地別?韓玉平道出個中原委:村文明實踐站把他拉進電子商務專業合作社,他隻管一心一意種,合作社負責物流配送和產品售后。

  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金湖全力奏響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合唱”。(李軍 侯秀鬆)

(責編:張妍、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