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內無照經營 南京棲霞3家教培機構被取締

2020年01月20日09:22  來源:南京日報
 
原標題:小區內無照經營,3家教培機構被取締

  2019年,棲霞區棲霞街道積極回應市民訴求,多措並舉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共受理各類工單2764件,辦結率100%,綜合滿意率95.86%。

  取締一小區內3家非法教培機構

  “現在好了,非法教育培訓機構被取締了,孩子們也將到正規培訓機構上課了,感謝政務熱線。”日前,棲霞街道石埠灣花園小區居民對12345連聲點贊。

  石埠灣花園小區為安置房小區,去年6月交付,居民陸續入住。可入住新居的喜悅未過多久,就發生了一件煩心事。

  原來,去年9月,原石埠橋小學搬遷新址,在小區附近正式開學招生,在校學生達近600人,石埠灣花園小區居民樓內也新開了幾家輔導機構,還為孩子們開設了“小飯桌”,並收取一定費用。

  這些培訓輔導班與居民間產生了不小的矛盾。業主王女士說:“輔導班開在居民樓內,數十個正處於愛跑愛鬧階段的孩子滿屋子跑,僅靠兩三個大人監管,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輔導班雖然辦了個小飯桌,但消防設施並不完善,萬一發生意外后果誰來承擔?”業主董先生說。

  居民們的這些意見通過12345反映到了棲霞街道。街道負責人當即要求街道有關部門和所屬社區,聯合區市場監管局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採取措施治理這一亂象。

  經調查發現,小區內共有3家培訓輔導機構,一家培訓機構主要是服務低年級學生,約十來人﹔另二家培訓機構分別招收學生20多人。三家輔導機構均租住了居民房屋,且沒有營業執照。

  對此,區市場監管局對3家輔導機構作出了予以取締的決定。

  街道綜合執法大隊、文教辦和所在社區,也採取了一系列舉措:文教辦給石埠橋小學每位學生家長發出一封信,告知學生家長在非法校外培訓機構接受輔導的危害性,街道將協調安排正規培訓機構﹔社區聯系三家培訓機構所租房屋業主,當面告知其利害關系,要求其停止租房﹔執法大隊則進行跟蹤執法。

  積極維修南京煉油廠生活區供暖設施

  2019年12月1日,南京煉油廠生活區供暖設施,正式移交棲霞街道進行社會化管理。

  “由於該廠生活區的供暖管道大部分建於上世紀80年代,至今已有三四十年,管網老化嚴重,每逢供暖季節管道漏水、堵塞、爆裂情況頻發。”棲霞街道工作人員介紹,煉油廠生活區有156棟居民樓,戶籍人口7600余人、常住人口1.1萬余人。街道正式接管一個多月以來,接到的12345訴求就高達百余件,供暖設施維修工作形勢嚴峻。

  對此,街道工作人員聯合企業人員深入小區內部實地考察、梳理主要問題,制定維修預案。同時,街道還加強相關人員的供暖業務培訓,以做好相關檢修工作。“我們還在供暖常識、報修方法等方面加強宣傳,提高居民的供暖基本知識和清除普通供暖問題的能力,確保供暖設施安全穩定運行。”街道負責人告訴記者。

  本月3日上午10時左右,煉油廠生活區一棟樓房附近有一暖氣管道疑似爆裂,向外大量漏水。

  接到訴求后,維修人員立即趕赴現場查看,發現此處為一供暖主管線,由於管網老化導致滲漏並發生爆管。

  維修人員立即啟動維修預案,關閉供暖閥門,排水搶修,並更換新管網。同時,第一時間在“掌上社區群”發布暫停供暖通知。經過八九個小時的搶修,供暖恢復正常。

  目前,因街道措施得力,煉油廠生活區供暖已趨於正常,報修數量也逐步下降。

  為務工人員討回120萬余元欠薪

  去年,棲霞街道共接到有關在寧務工人員討薪的訴求35件,街道工作人員全力而為,為務工人員討回120萬余元工資。

  “棲霞山管委會一配套服務用房改造項目工程發生拖欠民工工資事件,涉及民工數十人,欠薪近百萬元。”去年下半年,街道接到了這樣一起訴求。

  經調查,訴求產生原因主要是該項目層層轉包,總包項目與分包項目存在工程量無法精確認定。經棲霞街道清欠辦、棲霞山管委會多次協調,最后圓滿解決,百萬元欠薪全部被討回。(陳益斌 曹陽 許震寧)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