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海:厚植鄉風文明 362個村社區有了“精神后援”

2020年01月21日14:34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圖為志願者在印學金的“留守兒童之家”為學生們上課。東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1月20日上午,在江蘇省東海縣洪庄鎮王庄村,“中國好人”印學金在他的“留守兒童之家”,一邊給剛剛放寒假的學生發放當地新華書店捐贈的年俗書籍,一邊向孩子們講解春節的習俗,孩子們時而饒有興趣地聽著講解,時而跟著印學金誦讀民俗諺語。

今年已經72歲的老教師印學金,退休后於2014年辦起了深受鄉親喜愛的“留守兒童之家”,至今義務輔導了數百名本村及鄰村的留守兒童在此讀書學習。當天,當地的新華書店志願者來到這裡,除了按照“老規矩”捐贈了一批圖書,更趕了一場“新潮流”——到該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報到。

“‘向文明實踐報到’,是要帶著任務來,帶著課題來。”東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潘婷婷說,“鄉風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這個任務和課題,就是要探索如何通過‘結對子’報到、‘打卡’的形式,在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中,共同弘揚傳統文化和正氣,解決當前鄉風文明建設尚存在一定薄弱環節的問題,更好地助推鄉村振興。”

潘婷婷所說的“結對子”,就是該縣推行不久的“千行聯千村·正氣傳晶都”模式。“千行”指的是全縣所有的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千村”包括362個行政村和社區,二者結成互聯對子,圍繞推進“鄉村振興”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主線,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為載體,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引導干部群眾自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愛崗位、愛東海、愛百姓,比業績、比情懷、比貢獻”晶都正氣。

當地新華書店結對王庄村開展活動,就是該縣推行“千行聯千村·正氣傳晶都”模式的一個生動事例。“我們的想法就是,利用自身優勢,趕在春節之前既送書更送文化送傳統,達到從小培養孩子們樹立弘揚傳統文化意識的目的。”當地新華書店負責人介紹。

同日,該縣團縣委組織志願者到“結對村”溫泉鎮石文港村,在“江蘇好人”柴恩芝家,開展了新年除塵、贈送年貨、春聯等志願服務活動。這也是以“辭舊迎新、喜慶和諧”為大主題的春節、元宵節活動重要內容,這些活動內容又包括了“崇德向善”“辭舊迎新”“移風易俗”“喜慶祥和”等一個個小主題,形式上設置了送文化上門、文藝演出、比賽、燈會等。

“‘結對子’”的模式,還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它能利用上級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和部門各自特點,有效幫助村一級在這幾個方面存在的‘短板’ 。”潘婷婷表示。

除了春節,該縣把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重陽節等中國重大傳統節日納入到了今年的“千行聯千村·正氣傳晶都”實施方案中,每個節日都設置特定的主題,串“點”成“線”鋪成“面”,並以此為平台和契機,開展一系列活動,達到厚植鄉風文明的目的。

“我們將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主題活動的全過程,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東海縣委書記、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高美峰說,“這也是東海縣推行‘千行聯千村·正氣傳晶都’模式的初衷。”(段慧明)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