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曹張新村求解住戶漏水難題 產權單位逾115家

2020年07月14日16:11  來源:無錫新傳媒
 
原標題:梅雨季,曹張新村求解住戶漏水難題

曹張新村一社區是個已經有著40年頭的老小區,現有居民2324戶。近日來梅雨連連,讓一些頂樓居民遭了殃。記者採訪了解到,由於部分房屋產權單位不復存在,這讓小區居民想要找產權單位前來維修或需動用大修理基金的時候“卡了殼”。

產權單位構成復雜

6月底,家住一社區489號的頂樓住戶就發現家中漏水,第一時間找到了社區,想讓產權單位派人上門維修。社區工作人員依據多年前就理好的一份產權單位名錄進行聯系,發現對方聯系電話已經是空號了。由於找不到產權單位,此事不了了之。

“這份清單,是社區工作人員拿著居民的身份証、不動產權証去一張一張調出來的,共計調出來65家單位。”一社區書記朱棋告訴記者,曹張的房子很多是單位的福利分房。記者看到,在這份10多頁A4大的清單上,分別記載了房屋門牌號、現居屋主、對應的產權單位、對方聯系人等信息。這些產權單位有光明內衣廠、農林局、揚名開發公司物業、縣外貿公司等。不少單位對於記者這個年紀的人來說,聽都沒有聽說過。

有意思的是,同一個單元同一個樓層門對門的兩戶人家,比如301室和302室,有時對應的居然不是同一家產權單位。在這份清單的“聯系人”一欄,有的地方已經被多次涂改、反復更正。原來,幾十年過去了,不少產權單位已經改制或轉讓,有的單位甚至已經倒閉,打過去聯系人電話已經是空號了。據悉,去年,曹一社區有50家“三供一業”的產權單位移交至街道。加上這份清單上的65家,曹一社區涉及的產權單位少說也有115家。

樓上漏水,樓下受牽連

近日,曹張新村151號602室家中漏水,被樓下的業主及時發現。朱棋給記者出示了好幾張照片,都是602室的情況。從照片上可見,家中地板上全部是水,而且地板早就因多年的雨水浸潤變形了。天花板因此受潮導致大面積的涂料起鼓、脫落。為了不讓掉下來的雨水四濺,業主隻能將家中所有的盆子拿出來接水。樓下5樓也因此受了牽連。好在602是在“三供一業”名單上,當天已有工人前來實地查看。

“這次梅雨季涉及到頂樓漏水的有8戶,這8戶全部在曹張東片試點征收地塊。其余非東片地塊接到居民反映的也有好幾戶。”朱棋解釋說,東片地塊共有36幢樓,涉及285戶居民。在2016年曹張納入老舊新村整治改造之前東片地塊被列入梁溪區試點征收地塊。由於簽約率達不到95%的硬性要求至今未征收成功,錯過了無錫的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年久失修、基礎設施陳舊,頂樓屋面漏水滲水的情況也就相對嚴重。

據了解,有的去年或前幾年家中漏水的居民有產權單位電話的,直接和產權單位聯系處理。朱棋說,現在社區工作人員在上門排查這次梅雨季家中漏水的相關情況,之后會進行相應的統計,然后向有關職能部門反映情況。

亟待理清整合產權單位

漏水的屋面屬於公共部位。平日裡“小修小補”還好,若是需要“動手術”需要用上大修理基金。不要說有些產權單位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要一家家簽字同意並蓋章。過程繁瑣、耗時耗力。為了便於操作,現如今在曹張一社區對於找不到產權單位前來維修的,隻能由社區出面協調,樓棟小組長寫個情況說明,讓同一棟樓的其他樓層居民共同分攤修理的費用。若是其他樓層的居民不願意,社區也沒有辦法。頂樓住戶隻能自掏腰包了。據介紹,之前有居民知道這事難辦,就“很實在”地自己找了外面的施工人員前來修理,不驚動社區、鄰裡。

2016年,曹張新村一社區被納入舊住宅區改造,環境面貌大為提升,但由於種種原因小區至今沒有引入第三方物業管理。產權單位的過分復雜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如部分管房單位房屋維修不及時、不主動,或者根本找不到原管房單位,容易使居民對社區物業管理產生抵觸情緒,給社區的物業管理帶來更大的難度。

朱棋表示,從小區目前的情況來看,東片試點征收地塊不僅大部分屋頂需要維修,其他部位也有進入“老齡化”的症狀。他表示,今后涉及到維修甚至用大修理基金的地方還很多,隻有理順產權單位,這些事情才能進行下去。

推進本市企業接管工作

“隨著公有住房售房單位關停並轉,已售公有住房時常出現失管失修現象,劃入售房單位維修資金賬戶的資金也因找不到相關單位而無法支取使用。”市物業管理中心分管維修資金工作的負責人張晶告訴記者,2019年10月15日起施行的《無錫市市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對此進行了政策上的完善。

根據《辦法》第30條規定,公有住房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使用,由公有住房售房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提出申請。公有住房售房單位即原產權單位不存在的,或是產權單位還在卻拒不履行職責的,經過區住建局確認過后,可以由相關業主或者社區居(村)民委員會提出使用申請。具體辦理需要前往區住建局,區住建局有一個確認的過程。

至於理順、整合老小區的產權單位,市住建局物業處副處長徐丹表示,目前無錫有428個老小區。各類小區在房產管理性質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已實行房改,有的委托給了第三方管理,有的原產權單位已倒閉,因而導致在舊住宅整治改造后,落實物業管理長效管理困難重重。

去年,梁溪區將20個“三供一業”小區納入了宜居區改造范圍。涉及到曹張新村83號、84號、88號等多個單元樓,產權已移交街道。目前,除了央企、國企在推進“三供一業”的分離,無錫也制定了專門針對本市一些企業的接管工作。隻不過落實的過程有些緩慢。目前,無錫也在加速推進這項事宜,力爭讓老公房這樣的產權問題變得更清晰。(鄒祖邑)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