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江蘇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這裡,遇見美好中國的樣子

吳紀攀 張玉峰 於洋

2020年08月03日14:51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特寫:在這裡,遇見美好中國的樣子

生態人文攝影師孫曉東在謝家路實現了詩意地棲居 冷金明攝

大暑剛過,陰雨未停。隻要不遠足,生態人文攝影師孫曉東就很享受地呆在村子裡。謝家路——這座太湖東南的田園鄉村讓他實現了詩意地棲居。

四年前,因為一個蠶桑文化的攝影項目,孫曉東與吳江震澤結緣﹔一年前,他把工作室從上海遷到村裡,取名“籽廬”,寓意要像一顆種籽般落地生根。

從桑田水稻到虫魚飛鳥,從雨露秋霜到彩虹日落,從時令美食到醇厚鄉情……孫曉東關注這裡的自然生態,也關心這裡的社會人文。他的攝影作品,在太湖雪蠶桑文化園裡已是一種文化的標識。而他持續跟蹤的蠶桑主題,也是當地近些年重新起勢的傳統產業,只是這個產業在現代蠶桑人的努力下被賦予了新的生機。

“蠶桑是絲綢的根,震澤作為千年蠶鄉,這門產業丟不得。”一撮桑葉茶在開水沖泡下散發出獨特的清香,全國三八紅旗手、太湖雪蠶桑文化園的主人胡毓芳呷一口茶,娓娓道來。她1990年代下海,正趕上東桑西移,本地種桑養蠶逐漸萎縮,幾經商海沉浮她於2002年創辦太湖雪主打蠶絲被,現已成為“蘇州蠶絲被行業第一股”。

太湖雪桑田蠶房航拍圖 冷金明攝

事業做大的胡毓芳有了把產業鏈向桑田延伸的新願景。她想到了先輩費達生,費老自1920年代即在當地開弦弓村開展現代蠶桑業實踐,終其一生都在致力蠶絲科技的推廣。五年來,胡毓芳運營的桑田規模從650畝增至1000畝,26個蠶房年出蠶繭十幾噸。

新時代下種桑田,胡毓芳最看重兩點:一是創新,二是富民。她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把農業現代化用到種桑上,把工業化用到養蠶上,還在蠶娘中間推行管理創新。養蠶分三季:春蠶、早秋和晚秋。每季50張種,每張種產出80斤蠶繭算合格,超出部分的收益一半都用於獎勵蠶娘。

65歲的周勤娥是養蠶能手。在太湖雪養蠶,她一天的報酬是120元,加上出繭的績效獎勵,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當然,這份收入對他們這個流轉有260畝農田的種糧大戶而言微不足道,對她卻是老有所為。僅種桑養蠶板塊,太湖雪每年的用工量在兩三百人之多。

千畝桑田裡,胡毓芳獨辟一塊果桑園,面積100畝。她以此為載體涉足文旅產業,每年五月前后的果桑採摘節業已小有名氣,日常則提供垂釣、燒烤、科普等多種服務。51歲的姚力衛目前負責這塊休閑項目的管理,他還釀得一手桑椹酒,燒得一鍋咸肉野火飯,不少人沖著這個可口的味道屢屢成為回頭客。

孫曉東在謝家路的籽廬工作室 吳紀攀攝

面容和善的老姚其實不簡單,他年輕時做過多年煤炭生意,住的是300平米的兩層別墅,兩台車他和妻子各一輛上班代步,夫妻倆一年總收入15萬元左右。最讓他牽腸挂肚的兒子,留學回來后在上海外企裡工作。目前的生活讓他感恩知足。“生活早就小康了,關鍵心態也要好,不用到處攀比。”他說。

時近中午,籽廬裡咖啡飄香,屋外小雨淅瀝,孫曉東從茶台前站起,他有事要去一趟上海,“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很是方便”。“去上海,回村裡”已是他的常態。相比都市裡的工作,他更喜歡在村裡生活的狀態,這裡魚米之鄉的富足、有規劃節制的發展、溫婉內斂的鄉風,都讓他感到這就是他所遇見的美好中國的樣子。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