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毛慶) 上月,我市發布《戰疫情促就業十萬研究生寧聚行動方案》,圍繞主導產業和8條產業鏈等重點領域,面向碩博研究生等優秀人才提供10萬個以上“就業見習崗位”。記者昨天從市人社局了解到,短短半個月時間,市區兩級人社部門已開發推送8000多個優質見習崗位,涵蓋407家企事業單位。
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創新高,受疫情影響,企業招聘和畢業生就業面臨人崗匹配難、洽談簽約難等問題。南京此次大手筆推出的十萬研究生寧聚行動,將拿出10億元資金進行補貼,以此吸引高層次人才來南京見習,進而在寧就業、創業。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專業研二學生顧寧已經來位於白下高新區的南京天郵科創有限公司見習一周了。“城市美,公司氛圍也好。”顧寧告訴記者,從網上得知南京推出這項見習新政后,他就報了名,很快公司就聯系他來南京面試,然后一拍即合留下了。原來每次來南京都是看朋友或旅游,匆匆而過,沒想到這次有了這麼深的交集。他是深圳人,雖然在南京僅一周時間,但他覺得南京的創新氛圍與深圳相比毫不遜色。
記者了解到,半個月來,新報名簽約見習的碩博研究生、“雙一流”本科高校畢業生已有570人,其中:博士22人,佔比3.9%﹔碩士研究生418人,佔比73.3%﹔“雙一流”本科生130人,佔比22.8%。其中來自北大、清華等C9高校畢業生76人。
見習新政不僅為南京創新環境加分,也為企業引才增加了砝碼。
今年校園招聘會的簡章上,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元玉霞特意寫了南京市的這項新政。“我們准備下月啟動校園招聘的空中宣講會,南京這項新政太及時了,對我們企業引才大有益處。”元玉霞告訴記者,公司以前一直有見習崗位,不少碩博研究生提前來公司實踐,做畢業設計或者參與項目。公司每月提供兩三千元的生活費補貼。這次南京新政推出的見習補貼,不僅緩解了見習研究生的經濟壓力,也有利於公司留下人才。公司目前已收集了35個崗位,包括技術推廣工程師、研發工程師、採購工程師等,來電咨詢見習的碩博研究生也是絡繹不絕。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萬研究生寧聚行動啟動以來,市、區積極行動,持續對接符合“4+4+1”主導產業方向、8大產業鏈關聯企業、“四新”行動計劃推進實施等並密切聯系在寧及外地高校、遴選更多優質人力資源機構,開發推送崗位。截至7月31日,在我市此前已開發13079個見習崗位的基礎上,又新開發見習崗位8171個,涵蓋22家新型研發機構,92家科研院所和專業技術類企業等。而從崗位類別看,計算機軟件開發類、機械建筑工程類等較為集中,逾七成崗位屬8條產業鏈范疇,包含人工智能算法、應用系統開發、建模師、媒體技術等在內的眾多優質崗位。
記者了解到,為擴大新政影響力,市人社局還遴選產生首批28家專業人力資源機構參與見習崗位開發對接。同時,發出《致碩博研究生的一封信》,通過各類招聘活動、高校網站“寧聚計劃”專欄等廣泛推送。同時,繼續加強崗位篩選,緊扣“4+4+1”主導產業、8條產業鏈關聯企業和“四新”行動項目實施,確保提供的見習崗位質量高、吸引力強。
符合條件的見習對象可登錄“我的南京”手機APP—“智慧人社”—“就業服務”—“見習培訓報名”在線申請見習單位(基地)和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