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成功抗御沂沭泗地區1960年以來最大洪水

2020年08月18日07:09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聞汛而動,與洪水賽跑72小時

  8月17日夜,我省結束沂沭泗地區防汛Ⅳ級應急響應,這標志著我省成功抗御了沂沭泗地區1960年以來最大洪水。在這之前,與洪水賽跑,我省度過了驚心動魄的72小時。

  8月14日,鄰省山東突降暴雨,引發沂沭河中上游河庫水位急劇上漲。上游來水量大流急,我省沂沭泗地區防汛抗洪形勢陡然嚴峻。11時24分,“沂河2020年第1號洪水”形成,12分鐘后,“沭河2020年第2號洪水”形成,不到4小時,沂河臨沂站洪峰流量達到10700立方米每秒,超過1974年洪峰流量,為1960年以來最大值!

  緊急部署

  沂沭泗地區歷來是我省防汛的重點區域,集中的暴雨落區、極快的洪峰生成、較大的流量峰值都給此次洪水防御帶來極大挑戰。

  客水壓境、來勢洶洶。14日,省委書記婁勤儉批示強調:“省防指要加強水情監測預警和防汛應急指導,沂沭河沿線市縣要落實防汛責任,加大巡堤查險力度和頻次,做好防汛搶險預案和相關准備,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省長吳政隆批示要求,省防指及徐州、連雲港、宿遷要高度重視,及時做好防范及應急准備,落實責任及措施,確保人員安全,降低災害損失,省政府有關領導要到現場督促、指揮、協調。

  14日17時,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防指指揮樊金龍緊急召開調度會議,20余家防指成員快速集結。“思想認識務必到位、組織動員務必到位、防范措施務必到位。”樊金龍說。徐州、宿遷、連雲港3市緊急動員,省市縣鄉四級聯動協同,迎戰大洪水。

  14日晚,副省長、省防指常務副指揮趙世勇連夜趕赴沂沭泗地區聽取情況匯報,15日赴沂河、駱馬湖、新沂河、沭河、新沭河實地檢查指導。

  省防指第一時間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強化防守責任落實、強化行洪河道管理、強化堤防巡查防守、強化險情應急處置、強化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並立即派出4個技術指導組直奔行洪一線。

  “提前16小時,我們在洪水主體到來之前騰出庫容2億立方米。”省防指副指揮、省水利廳廳長陳杰說,要把各項措施落實在洪峰到來之前,打好有准備之仗。

  迅速集結

  徐州、連雲港、宿遷3市迅速行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奔赴一線指揮部署。

  14日16時,徐州市防指提升全市沂沭河地區防汛應急響應至Ⅰ級。搶抓洪峰到來前有限時間,對全市沿線和重要支河險工患段進行預加固,預置防汛搶險物資,3.9萬余名巡堤查險人員奮戰在一線。集結水利、公安、消防、武警、民兵和沿河村干部等千余人,分段包點對邳蒼分洪道68公裡沿線村庄全面排查,不到一天時間,撤退分洪道內人員107人,對各個路口堤段採取張貼公告、封閉劃線、安排專人值守等措施,嚴防人員進入。

  宿遷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迅速來到嶂山閘,現場檢查調度防汛工作。14日上午緊急派出3個防汛抗洪工作組、20名技術專家到宿豫、沭陽、湖濱等地,提供技術專業指導。提前調撥編織袋28萬隻、土工布1.55萬平方米、鋼管1000公斤、木材50立方米、應急照明燈5座等防汛物資預置新沂河沿線險工患段,全力保障一線應急搶險需要。

  連雲港市領導14日夜間帶隊赴新沂河、新沭河現場查看行洪情況,市委市政府緊急派出由4名副市長擔任組長的4個抗洪督查組,對新沂河、新沭河左右岸實施督導。及時撤離石梁河水庫26米水位線以下、新沂河、新沭河行洪范圍內的活動人員、機械及牲畜家禽等,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統籌協調各級各類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全面進入臨戰狀態,連雲港警備區、市消防和武警部門做好應急救援准備,隨時准備出動搶險救援。

  基層黨組織迅速集結、筑牢防線。邳州市委組織部緊急劃撥50萬元專項黨費用於支持防汛抗洪工作,慰問奮戰在防汛抗洪第一線的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慰問因受災嚴重而遇到生活困難的黨員群眾。

  有序應對

  15日凌晨4時,沂河洪峰入境江蘇。

  為加快上游洪水下泄速度,水利部淮委和省水利廳決定將沂沭泗流域部分洪水東調,由新沭河入海,最大限度縮減洪水滯留時間。作為山東客水入境的第一站,14日23時,石梁河水庫泄洪流量4830立方米每秒,超過1974年的3490立方米每秒和2018年的4080立方米每秒,創下石梁河水庫自建庫以來泄洪流量的最新紀錄。同時,適時壓縮嶂山閘流量以控制新沂河流量不超過6000立方米每秒﹔新沭河閘分洪流量達6300立方米每秒,超過1974年的4250立方米每秒。

  15日8時,在石梁河水庫北泄洪閘口,記者見到數十條水柱從閘口傾瀉而下。北泄洪閘管理所所長李林已經在這裡堅守了24個小時,他介紹:“石梁河水庫是這次超歷史流量行洪的前哨,我們一刻也不敢大意,每隔一小時就要上報一次水位,隨時聽候調度指令,及時調整下泄流量。”

  為做好水情測報工作,水文系統百余人連夜向沂沭河地區集結,面對滾滾洪流,迅速投入緊張的測驗工作,每半小時觀測一次水位,每一小時報汛一次,確保水文監測工作快速、精准、可靠,有力支撐沂沭泗地區防汛大會戰。

  新沭河是沂沭泗流域洪水東調入海最快捷的通道,水位上漲迅速。“太平庄閘段水位一度達到7.24米,比堤外村庄田地高出近4米,這對堤防是很大考驗。”連雲港市水旱災害防御調度指揮中心主任邵潤澤說,市防指把巡堤查險作為保障行洪安全的關鍵舉措,沿線縣區、鎮村第一時間發布預警信息,迅速排出值班表,安排專人實行24小時駐堤值守。並落實4675人按照50米一人標准巡堤查險,預置消防和武警救援力量250人、專業搶險隊伍1790人於兩河險工隱患點備勤防汛。

  17日夜,洪水安然入海。一場緊張而從容的洪水遭遇戰成功收官。

  “頭頂烈日抗大洪,這是我幾十年來經歷過的第一遭。”16日,說起徹夜未眠的抗洪經歷,新沂市合溝鎮小河村黨支部書記陳亞洲很是感慨:“白天太陽晒,晚上蚊虫咬,雖然熱點、累點,但這是在守護自己的家園,我們必須堅守。” 本報記者 吳 瓊

  本報通訊員 吳卿鳳

  程 瀛 姚吟月

(責編:馬曉波、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