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治理一線城市出爐 蘇州排全國第八

2020年08月20日08:10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數字治理城市排名 蘇州沖進前十

  站在城外看蘇州,你眼中可能是小橋流水、園林樓閣﹔住在城裡品蘇州,你感受的則是越來越便捷的碼上公交、區塊鏈公証搖號買新房、數百項政務服務手機“幫辦”……8月18日,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信息協會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在數字治理一線城市排名上,蘇州一舉拿下全國第八。

  這座有2500多年歷史、曾是吳文化重要發祥地的古城,如今正在加速夯實自己的“數字底座”,成為城市數字化管理的潮頭兵和“模范生”,文化傳承和數字治理的水乳交融、內外兼修,讓蘇州率先進入了數字治理2.0的快車道。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曉風

  從數字抗疫到數字消費

  新賽道跑出數字生活新生態

  數字治理對老百姓來說可能比較抽象,但數字化其實每天都在身邊刷存在感: 疫情期間, “蘇城碼”僅耗時40小時就迅速上線,上線不到一個月,就有1000多萬人成功申領。蘇州也是江蘇省內首個全面上線數字化健康碼的城市,隨著健康碼全國推廣使用,出行點開綠碼通行已經成為國人出門標配。

  疫情之后的經濟回溫,需要沉浸式消費刺激拉動。年初復工復產開始后,蘇州先后通過支付寶發放市級消費券、各區縣消費券(昆山、常熟、張家港)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復蘇。本月,“蘇州錦鯉好運等你”消費激勵活動全面升級,在支付寶平台即可完成報名、發券和消費支付的全鏈路使用,更“公平可追溯”,不設門檻的“錦鯉券”成為蘇州大商小店的及時雨:金店裡一口氣砸下6萬多元置辦婚禮大件的家庭採購團、小面館花了50元就能吃到價值百元的一餐還能參加錦鯉抽獎、“姑蘇八點半”夜經濟暑期以來消費增加了一成……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市民受惠。據統計,疫情發生以來,蘇州各級政府和企業累計發放消費券約1.28億元,撬動消費高達15億元。

  “錦鯉紅利”是數字時代帶來的技術創新和便利方式的一個縮影。通過信息數字化分析和管理的方式,達到最大限度公平公正,滿足多方訴求,這在更多的生產生活和消費場景下都正在照入現實﹔而數字智能這種枯燥的科技定義,強勢接入我們生活后的體感溫度也將越來越暖。

  從夯實底座到擴大邊界

  沉浸式數字治理打磨智慧新城

  蘇州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級市之一。業內專家認為,數字化“超市”打通信息藩籬,為蘇州“數字政府”建設打下了突破邊界的“數字底座”。數字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數字蘇州的邊界不斷擴容,智慧新城樣本在這裡逐漸成型。

  數字化建設還使得蘇州人擁有了不用跑腿就能在家辦事兒的“法寶”:公積金查詢提取、社保查詢、繳納水電費、掃碼乘公交、駕駛証行駛証年檢……超過200類熱門服務上線支付寶“市民中心”。這背后,是人社、工商、公安等41個部門通過一體化平台打破“數字壁壘”和“服務孤島”,實現了數據互聯互通。

  蘇州這位數字城市治理“模范生”,正在從數字基礎設施、數字行政服務、數字公共服務、數字生活服務等多維度多層面,讓城市數字管理變得更加厚實可靠,智慧聰穎:蘇州相城區的智慧工地,能自動識別人臉、分揀建筑垃圾、回收雨水再利用,而此前上線的建設工程綜合監管平台運用人工智能、傳感接收、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可實現對工地現場的智能化數字管理,已全面覆蓋該區在建項目﹔此前報道稱蘇州工業園區公共數據資源門戶已正式啟用,數據分門別類在這個虛擬“超市”上架,各部門可雲端“選購”共享共用﹔蘇州有關城市研究專家告訴記者,此前蘇州諸多樓盤搖號已採用區塊鏈技術﹔蘇州車聯網技術研究者正在鑽研高速路重卡車自動駕駛測試,讓司機上路更安全﹔高德地圖聯合高速公路相關管理部門率先在江蘇試點應用高速公路智慧管控系統,緩解大流量交通擁堵實測有效……

  信息數字化的有效使用,彰顯了數字治理的厚度,沉浸式數字治理正在讓蘇州這座古城的每一根“毛細血管”都更加通暢自如,每一寸“肌肉骨骼”都更加有力靈動,也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城市治理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手段創新,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服務水平。

(責編:馬曉波、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