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高溫天他們在火車站守護著疫情防控閉環

2020年08月23日15:36  來源:江海晚報
 
原標題:高溫天,他們守護著疫情防控閉環

21日上午10點09分,泰州至上海C3891次列車抵達南通西站,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客們戴著口罩,拉著行李箱,魚貫而出。在站台出口處,大家有序排隊,認真掃碼填寫“蘇康碼”。在他們旁邊,一台紅外測溫儀屏幕上,不停地顯示著每一位過往旅客的輪廓和體溫。屏幕前,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聚精會神查看。

在主通道附近,還有一個重點旅客通道,一名身穿白大褂的防控人員手持額溫槍,對該通道上的旅客進行測溫。記者注意到,檢查中,一名來自廣州的旅客一時無法提供“蘇康碼”,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通過重點旅客通道進一步分檢。

盡管天氣熱了,但防控風險依然存在,防控這根弦不能鬆動。

市交通運輸局四級調研員馮學兵告訴記者,根據常態化防疫流程,列車上下來的每一位旅客,在出站口檢測體溫、申報健康碼,通過身份識別、軌跡查詢實施旅客分檢,體溫正常非重點地區旅客直接出站,重點地區旅客一律經專用通道進分流板房內登記備案﹔進分流點旅客至目的地工作板塊,由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身份核實、軌跡確認后,按流程實施進一步舉措,“我們也根據防控形勢,不斷優化、組合、調整,確保高溫條件下,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體力和工作狀態。”

盛夏室外,成了大家的“空調房”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南通,旅客們淡定的背后,是防控舉措的繼續和防控人員高溫下的堅守。

伴隨著滬蘇通鐵路的開通運營,南通西站的疫情防控一直緊張有序地進行著。自7月1日以來,這裡共查驗旅客10.5萬人次。

“今天一共有32列旅客列車,最早的一班是早上7點10分,最晚的一班是晚上11點06分。”早上9點多,南通西站的疫情防控站點,通州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副教導員吳昊額頭挂著密密麻麻的汗珠,身上的制服已經濕透,貼在后背上。一旁的桌角上,還擺著沒來得及吃的早餐,“有時候忙得來不及。”吳昊說。

進入分流用的臨時板房,乍一感覺,似乎悶熱並沒有想象中強烈。但才過了一會兒,渾身就濕透了。而室外,反而成了我們的“空調房”。吳昊笑著說,實在覺得太悶了,大家就到室外來吹吹風,會感到暢快一些。“炎熱的天氣下,人很容易煩躁。”吳昊說,有時候反復地解釋與提醒,有些旅客並不理解,“他們急躁,我們卻不能。”每當此時,防控人員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己,一定要耐心。

記者跟隨採訪的半個多小時裡,有兩趟列車抵達南通西站。吳昊就像不停旋轉的陀螺,在這短短的百米長通道上不停走動,一會兒跑到出口處引導旅客出站,一會兒跑到分流板房內指導工作。往往一天站下來,至少要跑上一萬五千步,補充的水分也很快隨著汗水排出。

寒冬酷暑,駐守火車站已半年多

南通火車站的人流更多,暑期日均客流保持在1.3萬人次至1.8萬人次之間。

上午10點49分,在南通火車站分流點入口,一個穿著藍色簡易防護服的身影在穿梭忙碌著,為人潮指引方向,因為汗水的原因,戴著的護目鏡總是不時地往下滑。他叫陸國新,今年56歲,來自市交通運輸港航事業發展中心,每天從防控一線下來,他便立刻回到單位加班,匯總大量報表、數據、資料。交通防控小組裡,還有6名和他一樣的老同志,都是年齡超過55歲的老港航,作為第一批加入火車站的“老兵突擊隊”,在火車站已經整整駐守了6個多月,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值守狀態,連年輕人都感到吃勁的工作強度被他們咬牙堅持了下來。

分流期間,總是不時有過往旅客圍上來詢問購票地點、公交換乘信息等,雖然不是自己分內的事兒,但他總是一一耐心回答,明確而具體。臨近11點,旅客分流結束,陸國新和同事們終於可以停下來休息片刻,回到分流板房裡,喝上一口水,湊到電風扇面前猛吹幾下,“早上4點多就起床准備上工了,因為第一班列車5點40分就到站了,我們要提前做好准備。”

南通火車站的分流板房空氣流通差、太陽直射溫度又高,但受條件限制無法安裝空調,大家隻能靠電風扇解暑降溫,但偌大的空間內,實在收效甚微。每天晚上七八點等待最后一班列車時,是大家一天中最難熬的時候,忙碌了一天都比較累,夜裡雖然涼快些,但蚊虫又來“湊熱鬧”。

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12日,市交通運輸局成立了南通火車站疫情防控分流指揮部,當天接到支援任務后,市港航中心吹響集結號,迅速加入火車站抗疫大軍。一批、二批、三批……僅港航部門就先后有40多名黨員骨干志願前往,開啟“兩點一線”的持久戰。

從皚皚白雪的冬日,到暴雨如注的黃梅季,再到烈日炎炎的酷暑,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他們認真排查每一位旅客。馮學兵說,在防控高峰期,駐守在這裡的交通人達60余人,現在常態化防控條件下也有26人常駐,負責指導、協調、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本報記者彭軍君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