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區廣場的草坪亂糟糟的,雜草長到小腿肚那麼高。沒想到這次文明城市創建,綠化補上了、路面修復了,我們這個老小區變漂亮了。”家住南京市建鄴區積善新寓小區的朱師傅感慨,“這不是修修補補的小工程,而是暖人心的大工程。”
今年是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的評選年,也是“三年一輪”創建周期的關鍵之年、決戰決勝之年。南京建鄴作為全市創建的主戰場、主陣地,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對標對表,扎扎實實補齊短板、鞏固優勢,努力把各項創建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細致、更扎實,確保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其中,居民小區整治是最貼近民生的工作之一。建鄴區建設局以解決好群眾密切關心的問題為突破口,對居民小區進行了專項整治,贏得了市民點贊。
8月4日,建設局聯同文明辦下發《關於督辦居民小區文明創建工作的通知》,同時請房產局、城管局結合各自職能,對照居民小區內外整改清單,每日上報68個小區內整治項目、12個小區外整治項目工作進展情況。從圍牆修補、綠化修繕,到車行道瀝青鋪設、人行道道板修補,看似修修補補的小事,解決了不少市民關心的民生痛點。
修葺一新的道路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 建鄴區建設局供圖
“前幾天菜場這邊的路還是坑坑窪窪呢,沒想到今天來一看,周邊路上新鋪了瀝青,一眼看去平平整整的,心裡別提多舒服了!”所街農貿市場周邊道路的高效修繕讓附近居民李阿姨眼前一亮。她表示,原先覺得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與自己關系不大,沒想到還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除了菜場附近的道路修繕了,小區內也增設了不少公益廣告牌、綠植也進行了修復,居住環境比以前更好了。“我會自覺維護好環境,也為文明城市創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施工人員正在對居民小區附近的人行道板進行修復 建鄴區建設局供圖
居民小區的環境是否舒適,直接關系到居民的“幸福指數”。據統計,截至8月18日,建鄴各居民小區內68個整治項目,已有62個小區進場,完成總工程量的90%﹔小區外12個整治項目,細化為342處問題病害菜單,其中99%的市政小修小補工程已經完工,總投資超過700萬元。
在此基礎上,建鄴區建設局又聯同區財政局、文明辦召開專題會議,對各小區涉及的問題進行二次梳理及增報,確保整治不留死角。據了解,增補項目清單涉及13個小區,總投資約1150萬元﹔小區外10個整治項目,總投資約146.3萬元。同時,完善工程驗收程序,確保工作流程閉環。建設局將聯合文明辦對整治情況開展不定期現場抽查,及時掌握小區內外整治工程進度,8月底前完成全部整改任務。
建鄴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力以赴做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不單單是為了“牌子”,更不是為了“創建”而“創建”,圖一個“虛名”,而是要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創建工作作為加快發展、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要以此次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小區環境提升,補齊老舊小區環境短板提高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