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許琴) 9月3日,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記者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悉,程智、謝家珣、秦士銓3位南京保衛戰犧牲將士被列入名錄。
據了解,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的遴選,綜合考慮了英烈的抗戰事跡、犧牲情節和社會影響力等。這些英烈涵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各個方面,包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游擊隊、東北抗日聯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國民黨抗日將士,民主愛國人士和援華國際友人等不同群體的代表。
據江東門紀念館提供史料,程智,1907年出生,湖南醴陵人,早年讀書時受進步思想影響投筆從戎,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4軍51師151旅302團團長,率部開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上海淪陷后,程智奉命率部撤至南京,駐守南郊及水西門外一帶。12月5日起,程智所在的第51師與日軍多次激戰,僅在江寧淳化鎮即激戰三晝夜,日軍付出慘重代價才攻佔淳化。12日拂曉,日軍集中炮火轟擊程智所部防守的賽虹橋,以坦克10余輛、飛機20余架掩護步兵發起進攻。此時,程智右手三根手指被打斷,血流不止,副官勸他退下。但他隻稍作包扎又回到陣地,戰斗中壯烈犧牲,年僅30歲。2012年,程智的兒子程增孝將父親留下的唯一遺物——一條軍毛毯捐贈給江東門紀念館。
謝家珣,江西贛縣人。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時,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1軍87師補充旅補充團團長。1937年12月10日,日軍第9師團先頭部隊開始進攻光華門,謝家珣在光華門戰斗中陣亡。
秦士銓,湖南零陵人。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時,任國民革命軍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1旅1團團長。12月9日,日軍第16師團對南京紫金山、中山陵、西山陣地分別發起進攻。日軍第20聯隊進攻西山陣地,而負責防御這一帶的為教導總隊第1團,在團長秦士銓率領下擔任孝陵衛、西山、中山門一帶的守備任務。兩千多日軍連續進攻兩天,仍無法拿下西山高地,直至12日中午攻佔西山高地,秦士銓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