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安寧蒗支教教師群體:續寫山海之約新傳奇

2020年09月10日07:20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拓展“支教+”,續 寫“山海之約”新傳奇

幾乎在盧磊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同時,剛從昆明理工大學畢業的何政羽也拿到了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的入職通知書。“這就是我家的‘脫貧通知書’啊!”這個家住寧蒗偏遠山區的彝家青年難抑激動地說,“每月工資4000多元,幾乎是全家一年的收入!”

在海安老師的精心培育下,一批批寧蒗學子考出大山,一人就業帶動全家脫貧。他們中的許多人返回家鄉,成為建設小涼山、改變瀘沽湖的棟梁之才。據統計,寧蒗7000多名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中,近一半是海安老師的學生。麗江市委常委、寧蒗縣委書記楊承新感慨,“海安老師辛勤撒播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希望的種子。32年前的‘木材換人才’,‘換’來彝鄉一代人文化素質的提升。小涼山,正迎來生機勃發的春天!”

熱心融化,

“海安舅舅”暖了小涼山

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莽莽小涼山盛開如火的索瑪花。彎彎的山道上,一群質朴的孩子齊刷刷朝著一名外鄉人敬禮,親熱地喊一聲“謳伲!”——這是我國首部反映群體支教題材電影《海安舅舅》中的一幕,也是無數次發生在小涼山的真實場景。

“謳伲”,彝語意為“舅舅”,是彝家最尊貴的親人。如今被當作“舅舅”的海安支教老師,32年前滿懷熱望、顛簸8000多裡第一次走進寧蒗時,迎接他們的卻是一道“閉門羹”——“沿海發達地區的人,怎麼可能在窮山溝裡待得住?”“支教?來旅游的吧?”……

“海安老師沒有爭辯,只是默默打開行囊、走向課堂。”寧海民族中學校長李學高告訴記者,幾年后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寧蒗人對這群“外鄉人”的看法。

那是1995年夏天,在寧蒗擔任高三年級班主任的海安老師朱朝書,突然接到一份電報,說在海安的老父親患病住院。看著正在沖刺高考的學生,朱朝書不忍離去,讓妻子回家把老父親接來寧蒗。誰知歷經長途顛簸,老人病情加重,到寧蒗后僅10天就去世了。消息不脛而走,十裡八鄉的鄉親們不約而同趕來,堆起高高的木垛,按照彝族最高禮儀為老人進行了火葬。“那沖天的火光,把寧蒗各族群眾和海安老師的心融在了一起。”李學高指著學校東南面當年舉行葬禮的山坡回憶道。

水土不服,流鼻血、頭暈、耳鳴,從沿海平原來到山區高原,不少海安老師感到身體不適,但很多人選擇連續支教、反復支教。“孩子們求知的目光,像無形的繩索牽引著我,讓人難以割舍。”蔣柏森老師曾連續4輪赴寧蒗支教。

翻看寧海民族中學學生發黃的日記本,許多個深夜,海安老師在窗前批改作業的身影映在斑駁的牆上﹔崎嶇山道上,海安老師打著手電孤身家訪的腳印,深深烙印在少數民族孩子和家長的心裡——

“因高原反應,講課時鮮紅的鼻血滴在白襯衫上,但你渾然不知,一直講到下課。”

“我身上長了疥瘡,是你幫我洗了生平第一次熱水澡,還像媽媽一樣把我摟在懷裡,為我補課。”

……

把心留在寧蒗,海安老師用全情付出,暖了小涼山。時任寧蒗縣委書記阿蘇大嶺在全縣教育大會上動情地說:“我們寧蒗人,最尊貴的是舅舅,海安老師就是我們寧蒗各族人民的‘舅舅’啊!”

點亮夢想,

給山裡孩子打開另一扇窗

群山巍巍,神湖幽幽。對旅行者而言,寧蒗是放鬆心靈的世外桃源。但在當地孩子看來,一道道山梁卻猶如一堵堵高牆,擋住了他們張望世界的眼睛。

一名寧蒗學生不無傷感地寫道:“多想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我沒有翅膀……”

來自東部沿海地區的海安老師,幫他們打開了飛出去的另一扇窗戶。

今年高考,彝族學生馬金福以優異成績考取陸軍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開學前,他特意向海安老師謝友軍道別。“以前隻知道埋頭學習,並不清楚是為了什麼。謝老師給我講了大城市的許許多多,幫我確立了學醫志向。”馬金福的爸爸隻讀到小學二年級,媽媽沒有讀過書,一家人生活在30平方米的老房子裡,“走出大山是為了改變大山,寧蒗缺少醫生,等我學有所成,一定回來回報家鄉!”

已經走出校園的孩子,海安老師也牽挂在心。“海安老師的一封信,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寧蒗縣信訪局局長楊才華曾是民族中學學生,高考時志願沒填好,錯過了心儀的學校,心灰意冷背起行囊外出打工。打工期間,他意外收到海安老師的來信,告訴他“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努力終會獲得成功”。楊才華重燃斗志,通過成人高考考入西南政法大學。

課堂上,海安老師不僅傳授文化知識,也給大山裡的孩子講述很多人生道理。有一次,海安老師梅暉走在寧蒗街頭,在一家快遞公司門口偶遇10年前教過的學生。這名學生激動地握住梅老師的手說:“我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您教導的‘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我一直銘記在心。通過不斷拼搏,我開了這家快遞公司,過上了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攜手共進,

續寫“山海之約”新傳奇

開學不久,“海安四班”彝族學生楊亞濤就暗下決心——到老師的家鄉去讀大學。一年前,父親因病去世,一家人手足無措時,海安老師趕來家裡,告訴他“你隻管好好學習,生活上不要操心”。從那以后,每學期1700多元的書本費楊亞濤不用交,到了冬天,還會收到嶄新的羽絨服。

海安老師“暖心”的背后,是一座愛心涌動的城市。

4年前的冬天,剛到寧蒗支教的海安老師譚愛斌發現,不少學生坐在教室裡,書包還一直背在身上。仔細詢問,孩子支支吾吾地說“天冷,背著書包暖和些”。譚愛斌震驚了,進一步了解后得知,不少學生一周生活費不到100元,經常幾個人圍著合吃一碟菜。

譚愛斌將寧蒗孩子的這些情況發到朋友圈,很快收到來自家鄉的溫暖回應:學生季冬明轉來2萬元、“中國好人”劉宏燕發動各種關系募款4萬多元……支教老師也紛紛行動,通過各種途徑募集愛心資金30多萬元,為160多名貧困學生消除后顧之憂。

“坐在課堂裡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小涼山的希望。”直到1980年,寧蒗沒考上一個大學生,現在每20人中就有一個。在楊承新看來,海安老師不僅帶來了知識,提升了整體人口素質,更改變了小涼山的發展生態,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和動能:1988年到2019年,全縣財政收入由696萬元增至3.1億元,增長45倍﹔人均純收入從197元增至19360元,增長98倍。

與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因為一紙“山海之約”,海安老師與寧蒗結緣。他們用持續32年的辛勤付出,推動相隔8000多裡的“山”“海”深度融合。

今年夏季,海安與寧蒗的手再次緊緊握在了一起。在接待寧蒗縣黨政代表團時,海安市委書記顧國標熱情倡議:“面向新時代,拓展‘支教+’,攜手在經濟、人文、旅游等領域拓展合作空間,促進‘寧海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延伸,續寫‘山海之約’新傳奇。”

32年,281人次海安老師前赴后繼,在莽莽小涼山踩出深深淺淺的腳印。這腳印,重重疊疊,站立成一座民族團結、東西部攜手共進的豐碑﹔這腳印,堅定有力,還將走得更深更遠,播種小涼山生機盎然、山花爛漫的春天。

本報記者 徐 超 陳 明

王夢然 嚴 磊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