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新吳區:千年伯瀆河繪制美麗新畫卷

2020年09月17日15:40  來源:無錫新傳媒
 
原標題:千年伯瀆河繪制美麗新畫卷

承古啟今,融產連城。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新吳分局最近編制的《泰伯廣場地區功能策劃和城市空間設計》方案新鮮出爐。在這份新吳區產城融合新藍圖上看到,東至高浪路、南至春豐路、西至錫興路、北至旺庄東路和錫義路,總規劃用地面積約494公頃的泰伯廣場地區新形象呼之欲出,將在生態保護優先的基礎上,融入文化元素,完善商業配套設施,豐富濱水空間,提升區域形象,打造新一代產城融合示范區。

產城融合發展,規劃四大功能分區

伯瀆河是新吳區的重要空間骨架,與大運河、新華路共同構筑全區三條產城融合功能發展軸線。泰伯廣場地區是伯瀆河的門戶形象,也是伯瀆河風景人文生活軸上承古啟今、融產連城的重要空間節點。據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新吳分局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泰伯廣場地區規劃,將通過多元融合的產城一體、服務先行的生態宜居、精細管控的特色街區的理念,營造“夢回伯瀆、七裡畫廊-五街九坊、無界綻放”的美好願景。

記者在《泰伯廣場地區功能策劃和城市空間設計》總體規劃方案上看到,整個泰伯廣場地區作了個性鮮明的四大功能分區,從南到北分別為:圍繞地鐵站點,通過打造混合街區帶動片區發展的TOD社區﹔承載伯瀆河文化的濱水休閑區﹔借助周圍伯瀆河、城市綠帶等生態資源打造的現代濱水生活區﹔以良好的產業基礎和交通條件,打造融合商業服務、商務服務、產業研發和社區服務的產城融合示范區,形成以街坊為特色,以伯瀆河為生態本底,以產城融合為實的“二軸、五街、九坊、多點”空間結構。以圍合方式營造街坊特色建筑空間,通過視線廊道加強與伯瀆河聯系,圍繞地鐵站、重要路口構建公共服務節點,打造鑫明路、泰山路、新陽路等特色街道,串聯各節點與商業地塊。

以泰山路為界,形成“北居住南產業”格局

“伯瀆河北岸將打造休閑商業帶,通過高端商業的引入,來提升片區商業的品質和品位,彌補區域商業業態的短板。南岸則以泰山路為界,在泰山路北面規劃了一個高端的生態社區,目前已拍出三塊地,沿河還預留了三塊土地價值更高的地塊。”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新吳分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期營生態、二期塑形象、三期聚人氣、四期融產城,新規劃中泰伯地區將以泰山路為界,形成“北居住南產業”的用地布局,北面以居住用地為主,創意辦公用地、商業用地和公共服務用地為輔﹔南面以研發辦公的產業用地為主,商業用地和居住用地為輔。地塊內有條件的商業和居住混合、商業和產業研發辦公混合、商業和公服混合。

融入民生服務,打造生態宜居福地

泰伯廣場規劃地區地處江溪、梅村、旺庄三個街道的交匯處,因此民生方面的規劃亮點也頗多。坊前社區將借地鐵5號線建設契機,對閑置地和建筑風貌差的地塊進行穿插式的保護性開發。伯瀆河南岸生態社區以住宅建筑和社區服務建筑為主,根據300米的服務半徑,布置兩個睦鄰中心,包括幼兒園、社區服務、養老、社區醫療、社區運動等功能,並將規劃環形綠帶,將伯瀆河文化和景觀資源引入社區。坊前老鎮區將結合地鐵站建設進行城市更新,形成TOD節點,營造融合居住、商業、辦公、公共服務等功能的站城一體化新型社區。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周邊文化體育設施單一、缺乏和分布不均,商業業態缺少個性化、體驗性等問題,該片區將在伯瀆河濱水公共開放空間中置入文體中心、休閑商業、精品酒店、文創辦公等復合功能,形成一個地塊與公園完美融合的無界場所,打造當代“夜泊伯瀆”的生活場景。

(劉丹)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