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沭陽鋪好“四好農村路”:助農增收走富路

2020年09月22日16:48  來源:宿遷網
 
原標題:“我們的小康路”—— 宿遷“四好農村路”發展巡禮沭陽篇

沭陽縣以花木產業聞名。

貧困群眾要脫貧,不搞產業不行。

花木產業的興盛,是沭陽百姓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一個縮影。

產業要想旺,農路幫大忙。

沭陽縣鋪設的每一條農村公路,都通向村民心中向往的生活。

鋪好“產業路” 助農增收走富路

上世紀80年代,沭陽縣顏集鎮堰下村就興起栽花種草的熱潮,村民們把花草運到周邊城市銷售,很受歡迎。

但是,那時的花木產業只是“小打小鬧”,因為路限制著它的發展與壯大。

“當時全縣都沒有幾條水泥路,更別說農村公路了,都是坑坑窪窪的,苗子運不進來,花木也運不出去。”當地群眾這樣說。

為打通支撐特色產業發展的快速通道,從2003年起,沭陽縣啟動第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截至2009年,全縣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822公裡,行政村等級公路通達率達100%。

“那些年,沭陽縣農村公路建設真是‘全面開花’,一年大大小小規劃建設幾十條。村民知道路要鋪到家門口了,都敲鑼打鼓,自發捐款。鋪路的時候,村裡還推薦德高望重的人來監工。”時任隴集鎮人大主席的陳懷陽回憶道,在任職期間,他參與了李徐路、丁曹路等多條農村公路的建設工作。

農村公路建設“全面開花”,沭陽的花木產業也迎來了“全面開花”。截至2012年,沭陽縣花木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有20萬人從事花木種植、1萬多人成為花木經紀人,花木大戶近萬戶。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沭陽國際花木城開工建設——沭陽縣開始提升花木產業發展質態,由“大路貨”轉向“高精尖”,傾力打造百億級花木產業集群。

農村公路與花木產業一同“升級”。沭陽縣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從解決“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截至2018年年底,沭陽縣完成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576項1268.833公裡,改造農村危橋108座,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560公裡,完成投資10.6億元。

路暢產業旺。截至目前,沭陽縣花木種植面積超過60萬畝,約佔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國的二十分之一,花木品種有3000余種,精品花木佔比達40%,成為首批“中國花木之鄉”。

打通“村村路” 運輸服務唱主角

2015年5月,沭陽縣投資1.0028億元的扎新路拓寬改造工程開工。

這條從扎下鎮到新河鎮全長隻有6.9公裡的農村公路,為啥能讓沭陽如此大手筆?

因為全國首家“淘寶村”全覆蓋的“淘寶鎮”——新河鎮就在這條路的“路頭”﹔因為新河鎮建設的全省首家鄉村電商快遞園區——新河鎮電子商務快遞園就在這條路的邊上。

“現在我們一天要發1萬件左右的快遞,高峰期一天能發8萬件!”新河鎮電子商務快遞園中通快遞攬件點負責人胡雲說,“主要是現在每個村的路都好,我們可以直接上門取件。”

“今年1至7月份,快遞園發件量超過1900萬件,預計全鎮26家快遞公司全年發件量可突破7000萬件。”新河鎮黨委書記葛恆平說。

快遞運輸發展快,村村農路都不賴。“快遞進村”,緣於新一輪“村村通”農村公路建設熱潮。

2013年,我省啟動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建設工作。到2015年年底,沭陽縣已完成提檔升級990余公裡,實現了“6年任務3年完成”的總目標,鎮村公交通行線路全部提前完成。2016年至2018年,沭陽縣再次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實現了全縣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100%、農村公路三類以上橋梁比例達95.4%、規劃發展村庄等級公路通達率達99.33%的目標,新建改建農村公路一次交工驗收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出門有公交,致富多條路。

“村村通”打通了客運物流服務的“最后一公裡”。2018年,沭陽縣快遞發貨量達1.57億件,平均每秒就有5.1件快遞從沭陽發往世界各地。

“村村通”也打通了群眾出行的“最后一公裡”。沭陽縣鎮村公交開通率達100%,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安全車、經濟車、便捷車。

人暢其行,貨暢其流。

打造“旅游路” 邁向美好新生活

沿著寬闊平坦的農村公路前行,兩側樹木郁郁蔥蔥。

“這是我們正在高標准打造的具有沭陽特色的旅游公路,計劃總投資超過1億元。”沭陽縣交通運輸局交通重點工程服務中心副主任潘衛紅介紹說。

按照“農村公路+旅游+產業”富民新模式,沭陽縣打造全長約82公裡的生態鄉村旅游公路,途經扎下、廟頭、耿圩等5個花木主產區鄉鎮,串起中國·沭陽國際花木城、蘇北花卉示范園、古栗林公園等23個旅游和花木產業項目。

當產業強了、村民富了,“美”就成為新追求。撬動一個個村庄“顏值”變化的,正是一條條掀起“美麗風暴”的農村公路。

近年來,沭陽縣交通運輸系統按照“四好農村路”相關要求,以全縣農村公路為主戰場,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景觀品位為重點,綠化、美化、亮化同步推進,全面實現轄區農村公路林蔭化、生態化、景觀化。對於景觀示范路及靠近城鎮、干線公路、旅游景區的重要道路,該縣建立高標准綠化體系,堅持以行道樹為主,以綠地為依托,實現“樹中有灌、灌中有草、草中有花”的多層次景觀空間,打造兼顧景觀與生態功能的綠色長廊。同時,該縣統籌做好其他道路的綠化工作,充分考慮喬、灌、花、草的合理配置,使農村公路具有層次美、觀賞美和生態美。

沭陽縣還將農村公路與農村產業基地、旅游景區、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等產業項目相結合,積極打造“花香綠道”農村公路品牌,將“美麗農村路”修進景區、村頭。寬敞整潔的路面,精心美化的休閑區,沿途遍布的“農家樂”、農村產業基地……無不讓人流連忘返。

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以400年花木種植文化為底蘊,以生態鄉村旅游公路為畫筆,“四好農村路”勾勒出沭陽鄉村振興的最美畫卷!(沈省 鄭緒軍 李建)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