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開幕的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聽取了今年以來省重大產業項目推進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克服疫情影響,今年我省安排的240個省重大項目建設推進順利,取得好於預期的良好成效。
項目復工早,
完成投資情況好於預期
今年我省安排省重大項目240個,年度計劃投資5410億元,其中重大產業項目130個,年度計劃投資1867億元。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較大影響,但在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下,春節前在建的重大產業項目2月底即全部復工,復工時間和強度均位於全國前列。截至8月底,計劃當年開工的76個重大產業項目已開工64個,開工率達84.2%,較去年同期高出6.3個百分點。分地區看,南京、徐州、蘇州、淮安、宿遷5市項目已全部開工,常州、揚州2市開工率超85%。
省重大產業項目完成投資情況也好於預期。130個重大產業項目1-8月完成投資約1370億元,投資完成率74%,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7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1-8月完成投資約724億元,投資完成率86.1%,超出去年同期2.8個百分點。34個省領導挂鉤項目完成投資約586億元,投資完成率達83.9%,超出產業項目投資完成率近10個百分點。從地區看,南京、無錫、蘇州、南通4市不僅完成投資總量靠前,投資完成率也大幅領先。
目前,竣工投產的省重大產業項目成效漸顯。今年1-8月,南京欣旺達三元鋰電池、無錫海辰8英寸晶圓、吳江京東方柔性智慧顯示終端、南通通富微電芯片封裝測試、揚中長城汽車核心零部件等24個重大產業項目實現部分竣工投產或試生產。這批項目的竣工,不僅將有效促進我省相關產業鏈條得到完善、加強,進一步提升我省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層次和能級,還將直接促進“穩就業”工作。據初步統計,近年投產的省重大產業項目促進新增就業超過20萬人。
項目安排,
更重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我省今年重大項目安排更加注重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特別是聚焦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圍繞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化、產業鏈現代化,重點布局推進中科院連雲港能源動力研究中心、南京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等尖端技術攻關突破的科創載體項目,重點安排實施無錫華虹集成電路、南京中興5G通訊設備等補鏈強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把握國家三大戰略在江蘇疊加的重大機遇,我省今年加快了重點產業結構優化布局調整,推動沿江化工、鋼鐵等產業加快向沿海提升轉移,加快布局實施連雲港盛虹煉化一體化、連雲港中化高端新材料、鹽城寶武綠色精品鋼、南通中天綠色精品鋼等重特大龍頭項目。
我省還抓住當前國家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機遇,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共建共享信息服務網絡,推進實施南京綜合性科學中心、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研究所南京人工智能產業研發基地、揚州中航研究院航空信息數據集成應用基地、無線江蘇年度工程、江蘇移動數據中心等項目,助力推動我省經濟加快轉型升級。
高位推動,
確保項目進展順利
今年元旦后首個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就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主會場,各設區市設分會場,聯動舉辦了全省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組織省、市、縣三級1473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年度計劃投資約3750億元,在全省上下營造出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
高位推動是今年省重大項目推進順利的重要原因之一。17位省委常委、副省長挂鉤聯系的34個年度省重大項目,示范帶動市縣黨政負責人共挂鉤聯系各級重大項目近4000個。報告介紹,今年5月以來,挂鉤省領導密集深入項目現場進行推動指導,開展實地調研30余次,召開專題調度會辦會7次,推動解決了重點難點問題58個。省重大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召集省有關部門對省重大項目存在的4大類百余個困難問題逐一研究明確解決方案。省重大項目辦在疫情期間,對項目進展實行每日調度,及時印發《關於加大重大項目支持力度切實發揮“壓艙石”作用的通知》,制定出台資金、用工、要素等方面10條具體措施,精准高效服務保障項目復工復產。各省級服務聯絡部門組建34個工作專班,200多名省級職能部門業務骨干參加,為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提供“定制化”服務。
在有關各方同向發力下,不僅省重大產業項目推進總體順利、好於預期,當前未開工的省重大產業項目前期准備工作也進展順利。預計南通惠生特種LNG液化船等10個項目可在三季度開工建設。在項目謀劃儲備方面,今年以來先后有南京中汽創智基地、蘇州恆力新材料等一批高品質、大體量的產業項目完成簽約,有望明年落地實施。
記者了解到,當前還存在個別地區項目進度相對滯后,個別項目因境外疫情影響,技術人員難以返崗、進口原材料和設備無法及時到位等問題。對此,我省將有針對性地加快項目建設,適時組織重大產業項目現場推進活動,工作專班繼續幫助項目打通“堵點”、紓解“難點”,繼續做好項目全過程推進服務,遵循項目規律“既重優生更重優育”,力爭早投產早達效。各級各部門還將持續優化服務保障,繼續積極搭建政銀企合作平台,鼓勵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傾斜支持重大項目﹔密切跟蹤國家政策變化,合理合規緩解項目用地困難﹔推動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工作,落實好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良好環境。
在強化服務的同時,我省將加強項目開工、進度的監督檢查,提高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並將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研究,聚焦“兩新一重”等重點領域,綜合考慮長遠效果,組織謀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陳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