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區:"四條路"推動"三農"高質量發展

2020年10月07日15:35  來源:淮安新聞網
 
原標題:江蘇淮安區:“四條路”推動“三農”高質量發展走前列

  近年來,淮安市淮安區堅持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制定了一攬子惠農政策,實施了一大批農業項目,開展了一系列攻堅活動,走“四條路”推進“三農”高質量發展,“三農”工作呈現出“農民更有尊嚴、農業更有效益、農村更有吸引力”的良好局面。

  農村發展的產業之路越走越強。推進農業發展“接二連三”,建成多個省市級農業產業園區,糧食、園藝、畜禽、水產、芡實等產業基地初具規模,施河鎮獲評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鎮,車橋鎮、施河鎮連續多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全區現有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0家,2019年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51.3億元;創成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3個,注冊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701個,培育國家級示范社6個、省級示范社32個。

  鄉村建設的宜居之路越走越美。淮安區累計創建20個省級美麗鄉村、10個三星級康居鄉村,創成83個美麗宜居村庄,全區美麗宜居村庄達標率居全市第一,山陽街道小崗村入選“中國農民豐收節千村萬寨展新顏活動”。特色小鎮創建遵循“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理念,施河智教樂享小鎮、河下非遺小鎮分別入選省第二、第三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建設,實現所、站、點全覆蓋,魚市社區獲評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農村改革的品牌之路越走越響。“黨建引領、集成振興”農業農村改革成為淮安區農業農村改革的金字招牌,今年淮安區加快推廣已有改革模式,新增15個試點村居,實現涉農鎮街全覆蓋。深化改革內涵,推動原有“五試”向鄉村振興“五大維度、五大振興”延伸。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2019年全區農村集體資產總額達25.22億元。

  淮安區車橋鎮豐年村合作社分紅

  人民生活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好。2019年底,全區11.65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37個省市定經濟薄弱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達18萬元以上並達到新“八有”標准,扶貧開發重點縣(區)順利“摘帽”。農村住房條件加快改善,圍繞233國道“脊梁骨”、348省道“金絲帶”兩條主軸的“兩帶三圈”格局,打造一批留得住鄉愁、彰顯地方特色的改善項目,今年計劃竣工項目24個,預計改善住房條件5968戶。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2019年發放富民創業貸款2833萬元。

  下一步,淮安區將以“強”為支撐,持續提升農業產業水平;以“富”為目標,持續增進農民群眾福祉;以“美”為底色,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高”為內涵,持續營造社會文明風尚。充分發揮農業大區優勢,統籌調動農業農村發展要素,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發展水平,確保淮安區高水平全面小康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基礎更加堅實。(開年年 於伶 曹劍)

  融媒體編輯 高尚杰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