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15時,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1219開標室,“棲霞山核心景區山體引補水工程”項目准時開標。開標主持人是電腦屏幕上的卡通女孩“寧小捷”,她位於網上的“南京市不見面開標大廳”﹔396家投標企業都遠程進入該“大廳”,無一趕到開標室現場﹔坐在開標室電腦前的,僅一名公証人員、一名由交易中心工作人員擔任的見証人。15時30分,開標結束。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沒有“不見面”開標系統,這場活動會有400多人聚集,至少兩個多小時才能結束。
據省政務辦介紹,今年以來我省完成公共資源“不見面”交易19013宗,減少投標人往返91.7萬人次,節約投標人成本8.2億元。
交易“不見面”,服務“不打烊”
近年來,我省不僅大力推進“不見面”審批,也以“不見面”為抓手開展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放管服”,先后實現“文件無紙化、標書在線傳、開標不見面、結果快遞送、過程全留痕”的改革成果。
省政務辦主任陸留生說:“當疫情突如其來,已經打下一定基礎的公共資源‘不見面’交易,充分發揮優勢,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物資採購、重點項目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藥品耗材採購,屬於公共資源交易的一大類別。疫情發生后,我省簡化交易流程,對國家制定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涉及的藥品耗材,直接挂網採購﹔其他疫情防控必需的藥品耗材,公立醫療機構可與生產企業直接協商採購。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完成藥品耗材交易120.5億元,做到防疫物資採購不斷檔。
部分交易項目,仍需投標人帶著紙質標書到交易中心現場開標,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緊急組織技術開發,在網上的江蘇省“不見面”交易大廳中增加模塊,直播紙質標書開標場景,並提供投標人遠程確認開標、實時提出質疑的功能。由省交通工程建設局組織招標的“京滬高速公路淮安至江都段改擴建工程主體施工”項目,預算30億元,共10個標段,每個標段約80家投標人,投標文件總數達1400多份。3月27日,該項目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直播式“不見面”開標,順利進入后續建設階段。
在特殊時期,得益於“不見面”,全省公共資源交易系統保障了多個交通、水利重大項目及時完成招標。4月份,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額同比恢復正增長,助力復工復產。
“別看大廳冷清,網上可熱鬧了”
2018年底,我省公共資源交易“不見面”開標系統,獲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創新成果獎。2019年,我省全面推廣“不見面”開標。
2019年6月,南通市推出全國首個掌上公共資源交易系統“掌易捷”,將“不見面”開標由電腦端擴展到移動端,投標人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就可“不見面”投標、開標。
今年前9個月,南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有4552個項目採用“不見面”交易方式,超過10萬家次投標企業參與交易活動,其中40%以上的企業用“掌易捷”完成開標,不少企業留言“太方便了”。
在南京,“不見面”開標系統2016年年底開始試運行,今年4月上線3.0版本。新版本增設虛擬主持人,經招標人授權委托后,可全程主持開標活動,解決真人主持流程不規范、普通話不標准等問題,不僅招標人省心省力,投標人體驗也更好。更為重要的是,新版本運用雲計算技術,支持千余人同時在線解密、萬余人在線觀看。
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貨物資源部王慧透露:“去年有幾次開標活動,有投標人來到開標室,說到現場看看更放心。今年,我在開標室一次都沒有看到投標人,大家都習慣‘不見面’開標了。別看大廳冷清,網上可熱鬧了。”
交易成本降低,競爭更加充分
省政務辦一級巡視員程裕鬆介紹,我省公共資源交易額逐年遞增,2019年達19746.9億元﹔今年1-8月完成14265.7億元,同比增長19.62%。土地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排污權、農村集體產權等交易類別,目前都已實現全程網上交易。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領域“不見面”交易比例,全省平均為32.3%,其中省本級、南京、南通、淮安、宿遷都超過50%。
“不見面”交易,促使資源要素流動更高效,市場更開放,競爭更充分。據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統計,全省“不見面”交易項目每個標段投標人從平均7家增至13家,外地投標人佔比從29%增至38%。
分析當地工程建設交易市場主體后,蘇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現:2020年上半年注冊企業達13306家,其中本地企業9885家,外地企業3421家﹔新增注冊企業1839家,而2019年新增注冊企業813家。2020年上半年新增企業中,外地企業969家,佔52.7%﹔而2019年新增企業中,外地企業403家,佔49.6%。可以說,交易更加活躍,市場開放度不斷增加。(徐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