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踐行總書記囑托 當好現代化建設探路者

2020年11月14日07:2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踐行囑托勇探路

南京河西新城 黃 旭攝

江河奔流,大地披金,初冬的江蘇大地,散發著別樣的美麗。

8000萬江蘇人民不會忘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於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兩次視察江蘇,三次對江蘇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抓好三項重點任務”“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五個邁上新台階”“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

把時針撥回到六年前的冬天。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殷切期望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江蘇發展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由此開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江蘇的先行實踐。

披星戴月,倍道兼行。六年來,牢記總書記囑托,江蘇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自覺擔負起為全國發展探路的光榮使命,上下同心、接續奮斗,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讓“強富美高”成為江蘇發展最鮮明標識。

踐行新發展理念,

創新驅動“強”起來

鑄劍九年,信達生物迎來收獲期。

10月9日,信達生物與美國禮來公司共同研發的抗腫瘤藥物達伯華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上市批准。這是信達生物第四個獲批上市的單克隆抗體藥。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奚浩說,信達生物成為國內擁有單克隆抗體藥上市數量最多的藥企。創業九年,4個生物醫藥新藥上市,這個速度刷新醫藥行業的世界紀錄。

從不足10人的創業團隊,成長為擁有3500名員工、在香港上市的國內生物醫藥領軍企業﹔以創新能力獲得國際頂尖藥企投入,協議首付款及裡程碑款已超25億美元﹔獲批上市新藥達伯舒進入醫保目錄,大幅降低國內患者負擔,今年前三季度銷售15億元,比去年全年增長50%!信達生物交出的這份成績單,正是江蘇澎湃的創新浪潮中閃耀的一朵浪花。

對於經濟總量佔全國十分之一的江蘇來說,“經濟強”是“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首要標識,推動經濟建設邁上新台階也是“五個邁上新台階”的首要任務。

怎麼“強”起來?如何“邁”上新台階?習近平總書記為江蘇指明道路,那就是大力推動創新驅動,堅決轉方式、調結構。

不創新,難轉型﹔不創新,難升級﹔不創新,難圖強。把科技的大旗舉得更高,把創新的號角吹得更響,把高質量發展的腳步邁得更堅實,省委、省政府對推進創新驅動作出系統部署,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拉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的短板,推動重大科技設施、重大科技項目建設。

“從0到1”的原始創新,是科技創新創造無限可能的起點和基礎。

在互聯網領域,中國是跟跑者。而在未來網絡領域,中國是當仁不讓的並跑者、領跑者。這個了不起的轉變,與江蘇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更大范圍整合創新資源,組建重大科技創新平台——紫金山實驗室密不可分。

在江寧未來網絡小鎮,以劉韻潔院士團隊、尤肖虎教授團隊、鄔江興院士團隊為核心,紫金山實驗室匯聚1000名研發人員,以解決網絡通信與安全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行業重大科技問題、產業重大瓶頸問題為使命,開展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實驗室主任劉韻潔欣喜地告訴記者,實驗室挂牌成立兩年,已在重大基礎理論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研發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大網操作系統,並在300多個城市1000個節點投入實際應用﹔突破毫米波芯片器件核心關鍵技術,研制出低成本、可擴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CMOS毫米波全集成相控陣芯片。

到去年底,全省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2%,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30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4%,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4%。一個個數字見証一個事實:江蘇,已成為全國創新資源最豐富、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密集、創新生態最健全的地區之一。

科技創新“領先一步”,產業創新“領先一路”。

“無錫是海力士的福地!”作為無錫SK海力士項目組成員,無錫高新區陸路口岸服務中心主任玄英子見証海力士在無錫的成長:經過6次增資,投資額從20億美元增至近200億美元,成為江蘇單體投資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外資項目,催生全球規模最大的芯片單體工廠。這兩年,SK海力士在無錫發展呈現總部化、基地化、多元化趨勢。SK海力士第二工廠竣工投產,其在中國大陸銷售總部轉到無錫,M8項目等多個項目同步推進。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鄭銀泰認為,公司在無錫的成功,離不開當地政府這個堅強后盾和合作伙伴在土地出讓、項目審批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的幫助。

聚焦打造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強鏈、補鏈、延鏈、造鏈,無錫加快提升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不只是海力士,華虹無錫一期、中環領先大硅片等國內外芯片巨頭這兩年加快布局無錫,使無錫成為國內僅次於上海的集成電路生產基地,去年銷售達1178億元。無錫高新區打造“巨星”壓陣、260多家企業加盟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今年前三季度68家重點企業即實現銷售723億元,同比增長27.51%。

創新驅動釋放第一推動力,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穩步推進,不斷夯實江蘇“經濟強”的基石。南京全力建設“創新名城”,新型顯示、智能電網等六大千億級產業異軍突起﹔無錫物聯網產業長成“大塊頭”,聚集企業超2000家,營收突破2800億元,規模全國領先﹔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年均增長20%,產業規模超1700億元……新興產業的培育與壯大,不斷提升江蘇經濟的海拔。

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是沒有先例可循、充滿風險挑戰的創新實踐,不與過去的發展方式、發展思路告別,就難以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

從徐礦集團的礦工到創辦辣椒育種基地的“新農人”,沛縣敬安鎮唐樓村農民盧旺井見証徐州老工業基地的轉型。落后產能堅決“減”,新動能發力“加”,徐州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取得突破性進展,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已佔工業產值近四成。

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的美麗蝶變,成為江蘇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江蘇的發展,決不能再回到簡單以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的老路上去,必須以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和群眾獲得感為立足點﹔決不能再回到以犧牲安全、破壞環境為代價搞所謂發展的做法上去,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發展的模式上去,必須轉向創新驅動內生型增長的軌道。”省委書記婁勤儉堅定地說。

江蘇更加自覺地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指揮棒、紅綠燈,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作為一個體系整體推進,讓新發展理念成為“強富美高”畫卷上的鮮明底色。

放眼江蘇大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強富美高”新藍圖,正在一步一步變為美好現實,成為江蘇發展最鮮明標識——

“強”的成就更加顯著。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跨3個萬億元台階,去年達9.96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逾7.38萬億元,同比增長2.5%,高於全國增速1.8個百分點,今年有望突破10萬億元大關﹔

“富”的成果更加可感。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8%,去年邁進“4萬元時代”,達到4.1萬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667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25,較2014年下降0.05,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美”的成色更加鮮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68%,提高7.7個百分點,全省林木覆蓋率達23.6%。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5個,國家生態市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高”的成效更加彰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12個設區市、16個縣(市)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數量全國第一。

“強富美高”的大寫意,正在江蘇變成生動細膩的“工筆畫”。省長吳政隆指出,江蘇始終牢記總書記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囑托,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在持續上台階的同時,轉型升級加力推進,發展動力加快轉換,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生態環境顯著變化,人民生活極大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深化創新實踐,

讓“美”成為最直觀可感標識

2020年,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間節點。

這一年,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重整行裝再出發——

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讓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穩固、底座更堅實﹔

在改革創新中推進省域治理,讓制度的力量更好地轉化為治理的效能、發展的動能﹔

深入排查解決民生領域突出問題,讓共產黨人的初心體現在千家萬戶更高品質的生活中﹔

……

這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蘇在疫情防控、經濟社會復蘇的大戰大考中,不僅充分展現“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硬核實力,而且在適應新情況、破解新難題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強富美高”的科學內涵、實現路徑。

10月30日,以“暢通產業循環,攜手合作共贏”為主題的江蘇—韓國企業家合作交流會在鹽城舉行,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江蘇舉辦的最大規模對外經貿交流活動。

江蘇是韓國企業在華投資最密集的地區,2700多家韓企在這裡發展。韓國駐華大使張夏成表示,面對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巨變,韓國與江蘇將以長期以來的互信為基礎,共同構建面向未來、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

此前半個月,無錫舉辦以“創新融合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無錫韓國產業鏈對接合作大會,10個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項目現場簽約,投資總額超38億元。

把握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中央最新決策部署,江蘇積極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

穩外貿、穩外資,開放型經濟重鎮蘇州今年向全球宣布“開放再出發”,30條政策舉措重磅推出,68平方公裡產業用地高光亮相,“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全球首發,亮出“打造投資中國的首選地”的滿滿誠意。今年前三季度,蘇州實際使用外資超52億美元,同比勁增20%。

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江蘇各地別出心裁放大招,讓大眾消費有了更多的“打開方式”。從蘇州“姑蘇八點半”到南京“遇見夜金陵”,再到宿遷“酒都不打烊”……下半年以來,“夜經濟”成了江蘇消費回補的“標配打法”。

消費回暖,為經濟復蘇加碼。今年前三季度,江蘇新興消費需求加速釋放。智能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83.6%,新能源汽車零售額更是勁增300.3%!

“強富美高”,一個“美”字最動人。“美”成什麼樣?如何“美”起來?

要讓“美”處處可見,成為“強富美高”新江蘇最直接最可感的展現,成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鮮明底色。這是一個等待江蘇去探索的全新課題。

深化“強富美高”創新實踐,江蘇破題“美麗”文章。今年7月,省委決定,高起點推進美麗江蘇建設,努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並將此上升到事關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新形勢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的高度,系統規劃、整體推進。

拓展美的形態、完善美的內涵、延伸美的空間、豐富美的體驗,俯瞰大江南北,美麗江蘇畫卷正徐徐展開。

江蘇美,美在江湖水。走進南京燕子磯濱江公園,江風徐徐,綠蔭環抱,幾十隻美麗的風箏在空中盤旋。很難想象,這個風景如畫處,曾聚集各類企業404家,它們環保標准不高、生產排放不達標,令“第一玲瓏燕子磯”這一江邊美景明珠蒙塵。

守好長江進入江蘇“第一站”,南京大刀闊斧關停搬遷這些企業,為高質量發展騰出新空間——總投資超百億元的區域總部、商業綜合體、創智科技園、智慧電氣城、文化旅游古鎮紛至沓來,一個宜居宜業的濱江燕子磯新城正在快速崛起。“最快明年,燕子磯新城綜合醫院、綜合體育公園將啟動建設,預計四五年可建成投用。”燕子磯新城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周昂說。

長江水清“豚”先知。為了留住“微笑天使”江豚,鎮江徹底整改長江豚類保護區江灘濕地被非法侵佔問題,拆除違建、修復濕地,讓保護區真正成為江豚嬉戲的樂園。“9月份的科考中,我們在保護區內觀測到江豚24群次77頭次,佔長江鎮江段江豚數的70%以上。”鎮江豚類保護區管理處主任方俊錫說。

不只是鎮江,在南京、江陰江面,江豚游弋的場景時常可見,這是長江江蘇段水質明顯改善的最好証明。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江蘇老百姓感受更真切。今年以來,全省主要環境指標均達“十三五”時期最好水平。截至9月底,全省PM2.5濃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優良天數比率80%,上升10.6個百分點﹔國考斷面優Ⅲ比例79.8%,上升1.9個百分點﹔長江干流10個斷面均為Ⅱ類,入江支流控制斷面優Ⅲ比例97.8%,上升8.9個百分點。

驅車從環太湖大道進入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沿著環山公路行進10分鐘,便來到陸巷村。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這座始建於南宋的古村,是明代宰相王鏊的故裡,去年吸引25萬游人前來打卡訪古。

“我是從陸巷走出來的,對古村的一草一木感情很深。這裡有獨一無二的好生態,有寧靜的鄉間生活,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把這些資源用足用好,我們大有作為。”80后邱曉庭大學畢業后回村創業,辦碧螺春茶葉專業合作社、開民宿、搞電商,年銷售額近800萬元,帶動周邊70多戶農民致富。

老祖宗留下古村,一磚一瓦、一街一巷,原汁原味保護好﹔大自然饋贈的好山好水,一樹一木、一山一水,要像愛惜眼睛一樣保護好。這些年,東山鎮投入1億多元,對1.5平方公裡的陸巷古村進行整體保護。靠山吃山、靠湖吃湖、靠著古村吃鄉愁,陸巷村農民人均收入達4.3萬元,比蘇州平均水平還高7000元。生活富裕、精神富足,陸巷村年輕人即便在鎮上工作,晚上也要回到滋養他們的古村。

美得有形態、美得有韻味、美得有質感、美得有溫度!以不同方式打開的“美”,定格人們心目中的美麗江蘇。

奮力走在前列,

當好現代化建設探路者

用一個月時間實現本地確診病例零新增,再用近一個月實現本地確診病例清零,三個月基本實現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正常化。

這就是江蘇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交出的來之不易的成績單。面對跨越冬與春、經歷死與生的嚴峻考驗,江蘇在風雨中前進,從逆境中奮起,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更重要的是擔起經濟大省的責任,為全國防控“一盤棋”作出江蘇貢獻。

“可敬可親可愛的同志們,國家有難,江蘇兒女總是沖鋒在前,這是崇高的使命,是心靈的呼喚!”2月9日,南京祿口機場停機坪,婁勤儉為958位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壯行時深情地說。

吳地懸壺盡入楚,白衣從此作戰袍。去武漢!去黃石!一批批江蘇醫療隊星夜集結,逆行赴鄂,2800多名醫務人員為全國各省市最多。全省213家醫療機構精銳盡遣,派出醫生中,超過一半為副高以上職稱。

“樓蘭破、人平安,白衣將士把家還!”3月28日離開黃石前,總領隊魯翔帶領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激情揮別,留下確診病例清零、疑似病例清零,治愈率超96%的完勝成績單。

中央有要求,江蘇有落實,落實見成效。扛起為全國發展探路的使命,奮力走在前列,這已成為江蘇工作的鮮明特色。抓疫情防控、抓經濟社會復蘇如此,不折不扣落實國家戰略,同樣如此。

“今年前三季度中歐(亞)班列共開行1139列,同比增長39.5%!”江蘇省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報出的兩個數字,是江蘇肩負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使命的一個見証。8月31日,江蘇省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公司整合南京、徐州、蘇州、連雲港四市國際班列,在統籌協調中注重差異化運營,提高班列質量、增加班列數量、打造精品線路,真正實現“1+1+1+1>4”。今年前三季度,江蘇回程班列數同比增長60%,佔比提升1.4個百分點,顯示整合優化國際班列線路已見成效。

吳根越角,滬蘇浙共建江南水鄉客廳。連接吳江汾湖和青浦金澤的元蕩橋最近建成,省際“斷頭路”東航路—康力大道因此“接上頭”,兩地百姓往來隻需5分鐘,而以前繞行需40分鐘。三個近鄰成為“一家人”,同下“一盤棋”,同建“樣板間”——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運行一年來,這裡的“協奏曲”優美動聽:32項制度創新專啃“硬骨頭”,跨區域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開通跨省公交線路17條,日均旅客出行近萬人次……在示范區“塊頭”最大的江蘇吳江,融入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協同互補產業格局,聚焦高端紡織、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半導體等新興產業。

新布局落子如飛、新變革層出不窮,江蘇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展現江蘇作為、江蘇貢獻。9月25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聯合上海市、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同日作出主要內容、實施日期一致的法律性問題決定,首次進行實質性區域協調立法,不破行政隸屬、行政邊界,共同授權示范區執委會行使投資項目審批、核准、備案的權力,共同行使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審批權,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提供跨省域的法治保障。

區域一體化發展,江蘇全力當好推動者、參與者﹔省域一體化,江蘇同樣全力推進。融合江南江北、聯動沿江沿海、統籌陸地海洋,實施“1+3”重點功能區戰略,推動蘇錫常一體化、寧鎮揚同城化和錫常泰、蘇通跨江融合發展……正是在加快推進省域一體化進程中,江蘇不斷優化生產力布局,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國內大循環。

深秋,通州灣海門港新區東灶港區,車輛穿行、塔吊林立,多支“中”字頭建設隊伍正在緊張施工。這裡是中天鋼鐵精品鋼項目現場——自從今年8月28日開工建設以來,這個省級重大項目的進展,備受各方關注。落實長江大保護要求,推動石化、鋼鐵行業從沿江向沿海轉移升級,中天鋼鐵肩負使命當標杆、放樣子。作為年產鋼1200萬噸、營收達1300億元的國家級特大型鋼鐵企業,中天鋼鐵從常州來到南通。中天鋼鐵集團副總裁、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籌建指揮部總指揮董力源告訴記者,明年9月,一座四季鮮花開的高端綠色智能工廠,將在江海交匯處拔地而起,點火煉鋼。項目全部投產后,銷售可達千億元。

網格化的道路、成片分布的高標准廠房、人氣滿滿的鄰裡中心……這裡就是蘇州工業園區蘇北“分號”——蘇州宿遷工業園區。這個蘇宿合作的“寧馨兒”,移植蘇州工業園經驗,發展成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樣本、江蘇南北共建標杆。開園14年,這裡累計貢獻業務總收入1346億元、納稅143億元、引進外資28億美元,成為宿遷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今年4月,蘇宿工業園區拓園發展正式啟動,再建15平方公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肩負中央賦予的為全國發展探路的使命,江蘇有責任有條件展開先行謀劃和實踐,當好現代化建設的探路者。

早在2009年4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在江蘇調研時就指出,“像昆山這樣的地方,包括蘇州,現代化應該是一個可以去勾畫的目標。”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強調,江蘇要在扎實全面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這篇大文章。

小康之后路怎麼走?江蘇以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實踐作答時代之問。去年,全省選取南京江北新區、江寧區,無錫江陰市,常州溧陽市以及蘇州工業園區、昆山市等6地開展試點,在實踐層面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路徑。今年9月23日,在蘇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推進會上,6地介紹試點穩步推進情況。昆山市委書記吳新明說,緊緊圍繞“強富美高”總體要求,昆山確立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標杆城市的奮斗目標。

一往無前,使命必達。昨天的奮斗寫就今天的成績,今天的奮斗必將成就明天的榮光。在新的起點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江蘇必將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走在前列,譜寫更加美好的“強富美高”新篇章!

本報記者 孫 巡 顧 敏 陳月飛

盧曉琳 方思偉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