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打通數據孤島 推動“智慧醫療”建設

2020年12月09日11:10  來源:無錫日報
 
原標題:打通數據孤島 推動資源共享 無錫“智慧醫療”建設加速

11月13日,無錫市婦幼保健院開出全市首張新版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患者打開手機,就能隨時一目了然查看票據。不僅如此,在該院就診,一部手機讓整個流程盡在掌握,極大減少了患者窗口往返次數和排隊時間。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智慧醫療”逐漸成為現實,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緩解了候診久、排隊多、看病擠等問題。

在無錫打造“智慧城市”的藍圖上,智慧醫療是重要篇章。去年6月,無錫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過國家互聯互通標准化成熟度五級乙等測評,為全國第二家達到這一最高等級的地級市﹔疫情期間,5家互聯網醫院在線開展門診服務累計2萬余人/次﹔我市率先在省內啟用預防接種“分布式數據管理中心”部署,連接166個預防接種單位。

互聯互通破解“信息孤島”問題

傳統的醫療資源分配是以醫院為中心,患者在看病時往往需要找不同醫生、找不同醫院,甚至同一位患者在一家醫院做了檢查,再到其他醫院就醫時還要重新做同樣的檢查。信息不連通,成為看病難的一個原因。

打破信息壁壘,無錫醫療一直在努力。“通過信息的連接,讓實現醫療同質化成為可能。”在無錫市人民醫院影像科,醫生們每天對新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聯體單位的影像學報告進行審核,該科主任方向明告訴記者,在社區就醫的患者無需拿著報告跑大醫院,就能獲得大醫院高水平的讀片服務。該院影像科醫生通過遠程PACS系統,就能隨時調閱醫聯體單位的影像學報告,並進行審核把關,免去當地患者再來大醫院排隊、挂號。除了“向下”連通,該科還“向上”連通,與上海華山醫院影像科建立影像會診平台,解決疑難病例的診斷難題。

今年,我市53家醫療機構實現了檢驗檢查結果互認,進一步簡化患者就醫環節。不僅如此,信息化正逐步實現區域化健康數據連通。目前,無錫市級全民健康平台已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區域信息化平台,該平台上聯省平台,下聯江陰、宜興、錫山、惠山4個區級實體平台,覆蓋15個三級醫療機構、12個二級醫療機構、9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疾控、衛生監督、急救等各類公共衛生機構,以及部分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外聯公安、民政、食藥監、殘聯、社保等跨行業機構信息,打通數據煙囪,實現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目前平台已注冊居民727余萬,健康檔案650余萬份,動態儲存全市住院電子病歷300余萬份,門診電子病歷3000余萬份。

“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形式多樣

以往去醫院看病,患者穿梭於不同窗口,排隊等待時間常遠超就診時間,費時費力,造成看病難、看病擠,就醫過程常常成為一種負擔。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就醫習慣,從過去現場挂號到提前線上預約,從面對面問診到互聯網醫院咨詢,線上各種服務不僅有效緩解了醫院線下面臨的壓力,更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最近,帶孩子在市兒童醫院就診的楊女士發現,預約挂號不僅可以通過該院的微信公眾號,還可以選擇醫院的小程序進行系列操作,“當天挂號可以看到剩余號源,還能直接在手機上繳費,很方便”。近期,市兒童醫院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開通了“今日挂號”、“門診繳費”功能,患者直接憑“微信就診二維碼”至診室自助報到機簽到候診,支持藥品、檢查等項目在線自費支付,有效縮短在院等候時間,受到不少家長歡迎。今年以來,我市57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面開展全預約實名制就診,為疫情防控減少人員接觸提供了有力保障。

疫情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健康醫療服務模式,互聯網成為很多醫院、醫生抗擊疫情的第二戰場。早在疫情初期,江大附院等5家互聯網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為線下就診不便的患者暢通咨詢渠道,這得益於無錫對互聯網醫院建設的積極布局。作為首批互聯網醫院建設單位,市二院、江大附院、市婦幼保健院、市中醫醫院、宜興市人民醫院於2019年底完成與省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台對接,於2020年初取得互聯網醫院執業資格許可,為常見病多發病復診病人提供在線診療及藥物配送服務。

此外,各地各級醫療機構積極開展基於互聯網的醫療健康服務。診間支付和脫卡支付在市二院、市中醫醫院成功試點,市中醫醫院完成診間及移動脫卡結算12.6萬人次,患者人均減少排隊2.8次,人均節省時間32分鐘。江陰市“銀醫通”簽約用戶移動支付佔比64%,部分醫療機構平均等待時間降低50%。

場景化智慧應用提升患者就醫感受

智慧健康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無論多麼高大上的信息技術,真正讓患者感覺到便捷、智能,才算達到技術應用的目的。近年來,智慧醫院建設在我市持續推進,不斷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今年10月,全新的江大附院南院區正式啟用,成為智慧醫院的一個代表。科技感爆棚的一體化復合手術室,利用更先進的智能控制系統,將手術室設備集中整合,使醫務人員可操縱的空間更大﹔採用最先進的激光制導技術,可以更精准地定位需要手術的部位,大大提高患者手術安全性。大到手術,小到物品傳輸,智慧應用在新附院無處不在。病房生命體征監測系統,實現了醫療數據在臨床系統和智能設備之間的交互,減少了護士手工記錄病人體征數據的工作量,打通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最后1米”﹔ICU設立探視系統,家屬、朋友來探望室通過可視對講的形式與病人之間實現對講、探視,有效防止病人遭受細菌感染……

提升智慧醫院建設,市二院加快醫院電子病歷與語音醫療服務在多個醫療場景的推廣,實現智能管理與臨床醫務相融合。例如該院的電子病歷語音輸入系統,減輕了醫護人員繁重的文書錄入壓力,提升了工作效率。二院信息科科長郁非佳介紹,電子病歷應用系統還加入了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通過龐大的醫學知識庫,便於醫生實時查找相關案例、檢索可用信息,如常見症、疑難症的處置方式,合理用藥選擇等,為醫生提供智慧診斷與決策支持,更全面、快速地為患者制定相應的臨床治療方案。(逯恆貞)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