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東地區核心區城市設計有新調整。昨日,南京市規劃資源局就調整后的《南京紫東核心區城市設計》進行公眾意見征詢。22平方公裡核心區將以孟北中心地段作為先期啟動區,打造復合型中心。
加快紫東地區崛起,是我市貫徹習總書記關於優化區域發展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重要指示精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立足城市特質、能級提升和轉型發展作出的重要部署。紫東核心區北至龍王山山脊線,南至滬寧高速,東至規劃七鄉河,西至繞越高速公路,面積約22平方千米。今年4月,通過國際咨詢征集,紫東核心區城市設計方案揭曉,同步征詢公眾意見。此次公布的核心區城市設計,對原方案作出了適應性調整,同時確立了城市設計先行性底線,並提出有效的實施策略。其中最大的一個變化是,進一步明確了開發時序,確定先期啟動區為孟北中心地段。
孟北中心是核心區“一脈一帶兩心”空間格局的兩大中心之一,向西經妙山山水景觀地段與東流中心地段銜接。該地段北倚中央綠脈,向南便捷聯系園博園,是CAZ活力地帶匯聚商業商務、政務服務與管理、文旅休閑、健康醫療等多種功能的復合型中心,有潛力成為寧鎮揚地區的文旅休閑接待中心。啟動區將以基礎設施與公共配套先行,公益性項目與經營性項目統籌推進。
孟北中心地段是與山水丘陵和諧共生的城市中心,根據設計方案,將依據地勢,構建高空垂直綠化,將塔樓中的陽台、空中庭院與裙房的屋頂綠化連為一體。臨近陳山地塊做退台設計,布置屋頂綠化。保留現狀林田景觀,與建筑形成穿插布局。在研創綜合組團實施混合街區,用開放式街區取代傳統的封閉園區。
核心區另一個中心東流中心地段,將在空間形態上創造優質的城市公共空間,構建多層次的視覺通廊和觀景交流平台,彰顯門戶風貌特色,建筑高度限定在160米左右。
設計方案顯示,紫東地區作為推進寧鎮揚同城化的樞紐區域和南京融入長三角的門戶地帶,將形成一個立體連通、高效綠色的交通中心,實現50分鐘輻射寧鎮揚主要市級中心及交通樞紐、20分鐘覆蓋紫東地區主要地段中心、10分鐘服務核心區內部主要節點的時空通達圈。通過軌道S3北延、軌道S5南延、地鐵4號線東流站,形成三線換乘樞紐。
在道路布局方面,通過“內外井字形”高快速路體系實現區域道路交通的“外暢內達”,同時結合紫東地區核心區得天獨厚的山水環境打造快慢皆宜、舒適便捷的綠色交通出行服務體系。調整后的方案為紫東核心區設計了城市層面的三種特色道路——景觀路、特色鏈和生活街。特色鏈串聯三大濱湖公園和各組團中心,近期方案是沿城市道路設置單側綠帶,遠期方案將打造未來無人駕駛行車的示范帶。生活街是各組團單元內部鼓勵公共慢行活動聚集與社區交往的街道,主要呈放射狀從中央綠脈向各組團內部延伸。景觀道環路則串聯起紫東地區核心區重要的城市級公共空間。(融媒體記者 何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