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頭橋村:黨建引領促“村企聯盟”同頻共振

人民網記者王繼亮

2020年12月29日15:32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村民許再芳正在蟹塘裡裝網箱。記者王繼亮攝

“我負責喂飼料、撈水草、裝網箱,月收入3600塊,中午還管一頓飯。”12月22日上午,記者在南通市海門區四甲鎮頭橋村見到許再芳時,他正在蟹塘裡勞作。年過六旬的夫妻倆閑不住:3畝田流轉給了螃蟹養殖大戶之后,許再芳在蟹塘打工,老伴邢元芳在蔬菜基地忙活,兩個人的收入加上土地流轉費,一年總收入在七八萬元。

“一手拿租金,一手拿薪金。這是典型的職業農民。”頭橋村黨總支書記郁浩東介紹,該村有村民1704戶,像許再芳夫婦一樣拿“兩金”的農戶超過400戶,這主要得益於黨建引領走出了一條村企共建、促農增收致富的特色之路。目前,頭橋村已形成“泉氏農尚”草莓、“龍游巴道”大閘蟹、“綠康”蔬菜基地、“陽光玫瑰”葡萄等規模農業園,憑借“村企聯盟”助力鄉村振興。

黨員帶頭 致富增收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曾是經濟薄弱村的頭橋村,近年來把促農增收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陳亞鈞是頭橋村黨總支副書記,也是村裡的養鴿大戶,為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早在10多年前發起成立了鈞鈞種鴿專業合作社。

“陳書記定期來收購鴿子蛋,一枚3元,僅此一項副業每年多增收5萬元。”村民姜榮在陳亞鈞的幫助下養了500對種鴿。同是受益者的姜益成也說,陳亞鈞時常上門為他們散戶做技術指導,包括疾病的防治,鴿種的篩選等。

為推動鄉村振興,海門區近年來推進實施“百企聯百村”工程。在陳亞鈞看來,“百企聯百村”,黨員應率先垂范。在他帶動下,全村目前養鴿大戶有10來戶,散戶40余戶,養殖數量少的500對,多的3000對。養鴿戶一年少則掙四五萬元,多則二三十萬元。

5年前,在上海發跡的王光玉響應村黨組織邀請,回鄉創辦南通巴道農牧有限公司,流轉了500畝土地養螃蟹,年產值超過500萬元。養殖場固定吸納村剩余勞動力30多名,每人每月底薪3000多元,節假日停工不停薪,每人年淨收入超過4萬元。

“幫助低收入家庭在家門口就業,體現了‘村企聯盟’帶動農民增收的初衷,也彰顯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目前,王光玉已是入黨積極分子。

泉氏水果種植戶孫德甲在查看草莓長勢情況。記者王繼亮攝

村企聯建 同頻共振

兩年前,南通泉氏水果有限公司落戶頭橋村,老板李希峰將村裡原本廢棄的養雞場改造成了草莓種植基地,目前種植面積增加到了千余畝,年產值1.7億元,帶動200余人就業。不久前,李希峰還自掏腰包為村裡修建了一條寬敞的水泥路。

不過,泉氏水果剛落戶時曾因土地流轉遭遇困境。頭橋村年近八旬的老黨員李國春了解情況后,主動出面協調。李老是一名退休教師,也是當地較有威望的鄉賢,經他協調,問題迎刃而解。

今年8月份,李希峰在頭橋村黨總支牽頭下又推出了“黨建+企業+基地+農戶”經營合作模式,帶動農戶共同致富。村民孫德甲與李希峰合作種植20余畝草莓。“每公斤草莓不低於50元,預計一畝地純收入不低於一萬元。”孫德甲說。

與李希峰的經歷相似,兩年前,張超男在頭橋村承包了50畝土地種植葡萄,今年第一次挂果,到了9月份葡萄成熟卻遭遇滯銷,這讓她心急如焚。郁浩東了解后,立即向上級反映,還找來“網紅”為她直播帶貨。

“一共直播了3場,短短幾天時間,6萬斤‘陽光玫瑰’全部售完。”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張超男難掩激動。

黨建助力是“村企聯盟”的核心。郁浩東表示,在頭橋村,村黨組織及時為聯建企業解決發展環境、企業用工等方面的難題,企業也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擴大規模,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形成村企良性互動。“接下來,我們將在村企聯盟中繼續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開展黨員設崗定責,為企業管理人員配備‘黨員助手’,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回報社會,從而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同時進一步做好企業的后勤保障。”郁浩東說。

(責編:張妍、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