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實現了全區116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全覆蓋 宿豫區委宣傳部供圖
運河彎彎,依水向南。在宿遷市中心腹地,京杭大運河縱貫了宿豫城區。一水潤城,這座城因之靈動﹔尤為可貴的是,文明風至,這座城所以溫暖。
從理念到行動,從載體到隊伍,宿豫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路上做深做實,做到了全區116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全覆蓋,依托數萬名志願服務隊伍打造了“十分鐘新時代文明實踐圈”,並由此塑造了江蘇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宿豫樣本”。
在宿遷學院道德建設研究中心教授李明建看來,宿豫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圍繞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服務鄉村振興展開,充分調動各類社會群體的積極性,做到了活動開展有實效,創新實踐有舉措,打開了江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新思路。
實踐載體遍城鄉
在宿豫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社科聯主席池華祥看來,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就要明確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哪做”的問題,宿豫為此構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四位一體”新時代文明實踐平台。
目前,當地城區已經打造了62個獨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和實踐基地。記者在宿豫區中醫院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看到,來自當地中學的楊鑫老師正在為幾位初中生補習英語,每個周六他都要花一天的時間來做義務輔導。楊鑫告訴記者,這裡既是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也是公益項目“迅哥有約”的小木屋。
在這裡做公益服務的還有身患腫瘤的程春芳。自2017年患病以來,她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公益上,“這讓我重新認識了生命的價值,也逐漸重拾起對生活的信心。”幫助叫車、宣傳防疫、遞送口罩乃至用自己的經歷開導那些從醫院出來臉上寫滿沮喪的病患,程春芳日復一日做著看似不起眼的瑣事,力量卻直抵人心。
“迅哥有約”是宿豫公安分局二級警長陸迅2011年創辦的公益項目,目前發起組建了13支志願者服務隊。在他看來,一個人的公益力量是有限的,而一群人的力量就能溫暖一方土地,“程春芳感染了不少人,也帶動了更多人”。
城區之外,是更大的鄉村。池華祥說,“我們是一個農業區,全區近7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戰場也在農村。”
記者在仰化鎮澗河社區看到,投資230萬元建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新時代道德講堂、農家書屋、老年活動室等活動場所一應俱全。“套養的話,土壤酸鹼度要注意些啥?”兩位村民正在向當地合作社負責人咨詢淺水藕套養小龍蝦的技術問題。有的村民在借閱圖書,有的關注本月的志願服務計劃表。
在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既是指導文明實踐活動的樞紐,又是培育文明風尚、提供惠民服務的陣地。“我們有5支志願服務隊,常態化開展鄉風文明宣傳、扶貧濟困、環境保護、關愛婦女兒童等志願活動,村子偏了點兒,但群眾的精神需求要滿足好。”澗河社區黨委書記孫永告訴記者。
“有事就去實踐站,沒事也去實踐站。”是村民孫冒才的真切感受。
宿豫區中醫院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前來補習的孩子組織了作文競賽 馬燾燾攝
志願服務常態化
“年產糧食6億噸,8000萬農村人口轉城鎮。新就業崗位1300萬,6000萬人口穩脫貧......”這是江山社區俏年華文藝宣傳隊的快板詞,講的是“十九大報告潤民心”。前段時間,這支由20來位老人組成的公益演出隊頻繁出演,兩個小時的節目涵蓋柳琴戲、京劇、黃梅戲、快板等多種形式,廣受基層群眾的好評。
演出隊的“領頭羊”是江山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培榮。她告訴記者,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還組建了多個由黨員帶頭的志願者隊伍,有“五老”人員組成的“余熱堂”、還有幫社區老人處理生活瑣事的“愛晚晴”等。
江山社區下轄9個小區及1個城東農貿市場,人口多、事務雜。如何讓社區變得和諧,富於凝聚力?他們的答案是:繼續下沉。在這裡,黨支部有若干黨小組,247名黨員下沉到小區網格,平常深入到社區每一個角落,或化解鄰裡矛盾,或傳達政策精神。每個小區都設置“一長三員”,能人、善人、熱心人參與綜合治理﹔同時,11家區直單位對接幫扶9個小區,開展項目共建、資源共享。
志願服務網格和社會治理網格的有機融合發揮了1+1>2的效應,很多難事、麻煩事都一應而解。社區為70歲以上的三無老人在助餐點准備了午餐,可是程開錄、陳高事夫妻年齡都已過百,行動不便怎麼辦?沒關系,熱飯熱菜送上門﹔孩子周末缺乏文娛活動,社區免費提供書法、繪畫、剪紙等興趣班,請宿豫實驗小學的老師授課﹔建成20年的豫苑小區樓道裡外管線拉成“蜘蛛網”,不少居民屋內都有氣、電隱患,“黨員樓棟長”、網格員、志願者們挨家挨戶登記、談心、收集意見,眾人拾柴火焰高,老小區換新顏,居民張希雲說,“小區整改超出預期!”
明確新時代文明實踐“誰來做”,宿豫區把強化志願者服務隊伍建設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基礎性工程來抓。宿豫區委書記、宿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劉海紅表示,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兩個助力”的需要,宿豫區由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了21類志願服務隊。各類專業志願服務隊每月都會開展一次面對面志願服務活動,用專業志願者的所長、所能幫助解決廣大群眾的所需、所盼。
目前,該區13個鎮街分別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支隊,招募志願者1.5萬余人﹔116個社區全部成立了志願服務小隊,招募志願者3萬多人﹔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隊伍人數則突破了6萬人。
宿豫區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為村民講授草莓管理知識 沈晶晶攝
文明實踐興鄉村
文明新風尚,發展硬道理。如池華祥所說,新時代文明實踐不僅可以在推動移風易俗、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等精神文明建設上大有作為,在推動特色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等方面也有廣闊的天地。在宿豫,創新文明實踐“結對共建”是當地的一項特色做法。
梨園灣新型農村社區與宿豫張家港實驗小學是結對共建單位。時間拉回今年暑假,社區和學校聯手辦了暑托班,結果超出預期一下報了80多名學生。“雖然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不論是對孩子們還是我們家長,都是一段美好的回憶。”社區居民馬殷利說。在社區精神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錢哨看來,愛心暑托班不光是幫助孩子輔導課業,更多的是幫助培養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素質,因此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時下,新庄鎮草莓園裡的草莓陸續挂果了。兩年前,為了促進產業扶貧方面的文明實踐,新庄鎮和宿豫區農業農村局進行了結對共建,宿豫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程玲娟被抽調到了鎮農民合作聯社。“這裡本身已經發展了蓮藕、黃桃種植等產業,我們考慮合作聯社要發展多種經營,就進行了問卷調查、土壤抽檢等,發現這裡適合種植草莓。”程玲娟回憶。
說干就干。草莓苗調進來了,然而,對於草莓種植,程玲娟之前沒有接觸過的。“你不懂,農戶他們更不懂,盲目種植肯定是行不通的。”為此,區農業農村局邀請來省市農科院的草莓專家進行技術指導,程玲娟學得最認真,因為她學會了還要教給種植戶。從草莓苗下地開始,程玲娟就基本蹲守在草莓園裡。“今天,老李家草莓長出了嫩葉,我提醒他需要打老葉了﹔老司家草莓裝了滴灌,我得常去看看他的用水量合不合適……”每一個棚裡的草莓變化,都牽動著程玲娟的心,她都會仔細做好記錄。
“大棚外膜、土地和草莓秧苗都是免費提供的,自己隻出了不到一萬元買了內膜和肥料。”種植戶陸敬中告訴記者,新種植的草莓好看又好吃,旺季都賣到了幾十塊錢一斤,“平時遇到生產問題,隻要及時跟程主任反饋,很快就能得到解決。”據新庄鎮草莓合作社社長王廣榮介紹,首期1000畝草莓種植成功以后起到了積極示范帶動作用,目前已形成了5000畝的新庄草莓產業園。去年1月,宿豫區在新庄鎮成功舉辦了首屆草莓文化節,這裡如今也成了人們追捧的網紅地。
池華祥告訴記者,通過組織區內各級文明單位與116個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成共建對子,為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扶,“通過探索‘黨員+’文明實踐活動,各級文明單位的黨員聯系一定數量的農戶,手把手將文明傳習內容融入群眾生活,推動文明實踐進萬家。”目前,宿豫區13個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16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初步形成了“一所一站一特色”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