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大怪,不愛葷菜愛野菜”,很多人都聽過這句民間俗語。其實,南京不怪,怪就怪在野菜太好吃。新春已至,對於南京人來說,蔬菜的那一口鮮不能少。
【“七頭一腦”已上市 南京本地“香椿頭”還要再等等】
記者走訪南京多家菜場發現,青綠色的葉菜放在筐子裡,或者成袋堆放,其中馬蘭頭、草頭、豌豆苗等野菜,人氣頗高,一開袋子,春天的氣息扑面而來。
南京人統稱的“七頭一腦”野菜價格基本都在5到10元/斤。多名商戶表示,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價格有漲有跌,漲幅也有限。
與許多論斤稱的蔬菜不同,香椿頭是香椿樹長出的嫩芽,被稱作“樹上蔬菜”,是地道的時令野蔬。不過,它的價格也隨著時令而動,現在每斤超過100元,一般按把來賣,一把二兩左右。
眼下南京市場上的香椿頭主要來自海南、雲南等地,貨不多。香椿蛋餅、香椿煎蛋、香椿拌豆腐……春年假期的餐桌上來上一道,嘗個鮮很不錯。南京本地的香椿頭現在還沒有上市,要等到三月份,價格也會便宜些。
【二月蘭、板藍根也上餐桌 野菜烹飪前要焯水】
據了解,南京菜場眼下賣的野菜,大多來自蔬菜種植基地。在湯山一處野菜基地,記者看到,除了傳統的“七頭一腦”,諸葛菜、板藍根等也被作為野菜引種到這裡。
南京半農人野菜基地負責人徐正兵介紹,諸葛菜,南京俗稱的“二月蘭”。相傳諸葛亮在行軍打仗時被圍困到山裡面,沒有糧草沒有醫藥、兵馬受傷,諸葛亮讓將士們也來吃這菜。
路邊自個兒挖的野菜是不是更香?徐正兵並不這麼認為。在郊外公園挖野菜不僅破壞綠化,土壤環境也不確定,相比之下,人工種植野菜的種源經過篩選,生長期也不會使用農藥化肥,安全可控。在食用野菜時,有些講究是必要的。最好吃的方法是開水焯一下,用冷水泡一泡,涼拌、炒吃就可以了,做成餃子餡口感會更好。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鄭麗麗 仇昱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