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老盛的“莓”好生活

黃啟源

2021年03月03日09: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老盛的“莓”好生活(眾生相)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3月03日 第 05 版 版面截圖

連日來,風和日暖,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新庄鎮草莓扶貧產業園的溫室大棚裡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大棚裡的草莓長勢喜人,採摘銷售持續火熱,採摘園門前排滿了車輛,游客絡繹不絕。

“多辛苦都值得!”每天一大早,52歲的盛繼權便在自家大棚裡忙碌起來。“眼下,新一輪的紅顏草莓要上市啦,我也忙了起來,人是辛苦點,但是政府免費給我提供的3個扶貧大棚,一年種草莓收入在5萬多塊錢。”他抬起頭,擦拭著臉上的汗水說道。

盛繼權家住宿豫區新庄鎮杉荷園社區,2014年夏天,盛繼權在工廠做工時,一場意外導致傷殘,讓並不寬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因傷病致貧,當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8年初,宿豫區杉荷園景區擴大開發,新庄鎮當地採取“旅游+扶貧”的方式,在全鎮建設集“種苗培育、生產加工、鄉村採摘和觀光體驗”等為一體的生態有機草莓基地,當地不少群眾通過種植草莓富了起來,看到不少村民都致富了,盛繼權苦於無本錢、無技術,時常望莓興嘆!

盛繼權想種植草莓的想法被社區“新小莓合作社”社長王廣榮看在眼裡,他主動找到盛繼權表達道:“老盛啊!都是鄉裡鄉親的,別見外,你想種植草莓,沒有本錢,合作社免費提供棚子給你﹔沒技術,我請技術人員上門教你,小康路上我們一起走。”

同年底,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盛繼權將自家的10余畝耕地全部流轉,走上了種植草莓之路,一家人的小日子也迎來了轉機。

“大棚由政府免費幫我們弄好,還有技術員負責指導,我們隻負責栽苗子與管理。”盛繼權說,服務到田頭,投資不算多、技術有保証,新庄草莓園配套建設水肥一體化等生產服務設施。去年疫情期間,盛繼權還參加了區裡組織的電商培訓,學會了通過抖音、快手直播平台銷售草莓。3個月的時間,就實現了網絡銷售1500公斤,收益2萬余元。

從起初承包2個草莓棚,到去年承包3個草莓棚,規模逐步擴大,收入節節攀升,盛繼權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奔頭。

“算起來一年大幾萬塊收入,也就不錯了,比以前種稻麥不知翻了多少倍。”令盛繼權更高興的是,前年作為拆遷戶,老家的房屋正好置換了一套160多平方米兩層獨棟新樓房,“有了一個安穩的新家”。

“家裡有沒有大電視?”“有,空調、冰箱一樣不少。”“日子過得好不好?”“當然好啦!在家門口干活,有收入,能顧家。”盛繼權回答得很爽快。他還透露一個好消息:大女兒剛剛考入宿遷中學,妻子到附近的服裝廠繼續工作了。

現如今,盛繼權一家不僅脫貧,而且過上了富裕的好日子。嶄新的樓房裡,盛繼權正在給老母親做午餐。樓梯口滿牆的照片,記錄著一家人美好的回憶和滿滿的幸福。

搬進樓房改善居住條件,種植草莓穩定增加收入。“沒有黨的好政策,就沒有我家的幸福生活。”現如今,盛繼權又開始提前整理草莓棚,向著小康生活繼續奮斗。

不僅老盛,新庄鎮40多戶建檔立卡低收入戶通過種草莓在2019年都脫了貧。此外,新庄草莓扶貧產業園還接納了100多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人均年工資3.6萬元。新庄鎮黨委書記曹兵表示,全鎮目前草莓種植規模發展到了5000畝,下一步考慮深度開發草莓系列產品,吸納更多就業惠及更多百姓。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