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 將禁售超薄塑料袋等制品

2021年03月23日17:13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為加強生活垃圾源頭減量,今年起將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塑料棉簽、超薄塑料袋等有關塑料制品 。”南京市二級巡視員陳雷在3月23日召開的南京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說。

據了解,為加強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南京市還將推進賓館、酒店、民宿、餐飲經營場所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消費品﹔推廣使用替代產品,在商場、超市、農貿市場、藥店、書店等場所,鼓勵消費者自帶布袋子、菜籃子﹔推進綠色包裝應用,郵政快遞網點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使用率降至50%以下,推動同城快遞包裝材料重復利用﹔推進綠色辦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不採購一次性杯具,節約使用和重復利用辦公用品﹔加強對蔬菜生產、銷售環節的管理,推進地產潔淨農產品上市。

在完善分類體系方面,南京市將對已設置的小區垃圾分類收集點進行全面排查並調整改進﹔對尚未設置的小區,因地制宜推進收集點建設,對其中無空間條件或難以“落地”的小區,以及沿街店鋪,採用“定種類、定時間、定線路”的“公交化”流動收集車進行定時定點分類收集﹔規范前端生活垃圾電動收集車輛管理,開展中前端收運計量試點,對垃圾產生量較大單位的生活垃圾進行計量管理,採取信息技術手段對垃圾來源、種類、數量進行監測﹔推進分類回收場站設置,每個街道(鎮)范圍內建立1個回收站,每個區建立回收中心,對可回收物進行回收、稱重、細分、打包、轉運,對可用品進行初步整修、舊物交易﹔提高現有回收中心機械化、信息化水平﹔開展低價值可回收物回收服務招標,提高回收利用率﹔推進農村廚余垃圾就地就近處理,推動農村廚余垃圾堆肥、機器制肥后產物在農林業的應用﹔推進綠化廢棄物分流處理,不再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推進垃圾分類信息平台在垃圾計量管理、收運處置監管、回收服務等方面的全面應用。

提升轉運處理能力方面,將推進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建成投產六合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完成江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土建主體工程和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廠一期立項工作,力爭開工建設江南、江北應急填埋場一期工程。將繼續提升廚余垃圾集中處理能力,推進棲霞餐廚垃圾處理廠、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江南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建設。將完善轉運設施,完成城東大型轉運站基礎施工,開工建設秦淮區白下科技園轉運站﹔完成玄武區轉運站、鼓樓區幕府東路轉運站、棲霞區西崗轉運站一期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玄武、鼓樓、雨花台、棲霞區回收中心,完成秦淮區回收中心選址立項。另外,還將推進江北、城東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高淳區建筑和裝修垃圾資源化處理設施投入運行。

提升分類實效方面,將開展小區分類實效定級和“除差”行動,精准施策,實現分類實效差級小區定期整改提升合格﹔提升公共機構分類質量,市各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完善檢查考評制度,根據黨政機關、學校、醫院、文化場館、景區、體育場館、交通場站、公園等行業單位特點,細化行業分類導則,督促指導各單位落實責任﹔整合分類收運力量,減少“小、散、碎”問題,嚴格落實“不同種類、不同車輛、不同去向”分類收運要求,加大“不分類、不收運”執行力度,促進前端分類質量提升。

陳雷說,自2020年11月1日《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南京全市已有3248個小區建成7011個垃圾分類收集點,另有449個收集點在建,4289個小區撤桶並點,1萬多名垃圾分類指導員每天桶邊指導﹔培訓指導員、志願者2萬余名,積極開展上門入戶宣傳,召開小區居民議事會、“垃圾分類大家談”活動8000余場﹔配備廚余垃圾等分類運輸車830余輛,所有車輛涂裝垃圾分類標識,實行“不同種類、不同車輛、不同去向”的分類收運﹔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期、高淳、溧水、六合餐廚廠均已投運,建成江南焚燒廠廚余協同處理項目、城南轉運站廚余壓榨技改項目、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期廚余線以及廚余壓榨技改項目,滿足全市廚余垃圾分類處理需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已基本形成。(石磊)

(責編:張鑫、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