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棲霞城市田園:不到1%的產業做出100%精彩

2021年03月29日07:41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城市田園,犁出棲霞好光景

陽春三月,郊游踏青正當時。南京居民不用出城,就可以體驗“田園牧歌”。作為南京唯一“三業並興”的主城區,棲霞區GDP裡農業佔比不到1%,卻成了這個美好時節的 “流量擔當”。

放眼全域,無論是雙主城擁抱下的“城中花園”、紫東核心區旁“最后的農村”,還是寧鎮揚一體化的“橋頭堡”,棲霞區的鄉村版圖不僅當下客流“飄紅”,更是佔據了城市長遠發展的“戰略要點”,成就了城鄉融合發展的一抹亮色。

產業迭代,“菜籃子”變身全域旅游島

從二橋高速匝道駛入八卦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二月蘭和油菜花海相映成趣。這裡成了眾多游客登島駐足第一站,拍照打卡的最佳背景地。交通變局正讓這座江島佔據城市C位。去年底,上壩夾江大橋正式開通,“城市一環”串珠成鏈,八卦洲猶如江中翡翠﹔雙主城擁江相望,小島變身城中大花園。

說起八卦洲,大家的第一印象,早已從當年的“蘆蒿島”,變成了如今的“嘉年華”。2017年開始,八卦洲連續四年作為南京農業嘉年華的主會場,四年期間累計接待游客270萬人次,綜合收入達1.5億元。八卦洲街道黨工委書記倪天華介紹,今年將打造“沉浸式嘉年華”,推動農業嘉年華向科技農業展示、特色農產品展銷、花卉游園、農業賽事、農旅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轉變,在提升八卦洲知名度、釋放嘉年華效應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提升經濟效益。

昔日蘆蒿獨大,如今瓜果飄香、鮮花滿園。不僅產業結構變了,經營模式也升級了。從“提籃小賣”到“品牌輸出”,以區域公用品牌——洲野天成為核心,八卦洲正大力推進農產品標准化生態生產,打造核心競爭力。在做深“土文章”的同時,做靚“水文章”將成為新的增長點。今年八卦洲將在小江河、躍進河上打造特色水上項目,展現漁舟文化,打響“水美八卦洲”品牌。

3月24日,南京農業農村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棲霞區八卦洲鄉村旅游提升項目“上榜”。棲霞區將按照“一核一線一片”的思路,實現江島全面升級。“一核”,即陌上花渡園區,新建農業科技創新展館,提升改造豐收館、農具博物館等主題場館,打造四季花海、豐收稻田等農業景觀﹔“一線”,即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與洲頭公園、花果園、產學研基地等形成旅游環線﹔“一片”,即鄉村旅游中心片區,通過青春橋美食集聚區、外婆橋民宿度假區等項目的實施,打造產品豐富的全域旅游島。

綠色筑基,小村綻放“花樣年華”

近日,一條“春暖花開時,樺墅變花墅”的微信在朋友圈裡熱傳,西崗街道樺墅村再次成為“網紅”。“今天大概客流有7000多人,停車場都不夠用了。”樺墅村工作人員介紹,一到周末隻要天氣晴好,村子裡都處於“爆滿”狀態。

小村如今的花樣年華“好顏值”,借勢紫東開發帶來的“天時地利”,離不開“綠色銀行”為它攢下了豐厚的“綠色家底”。樺墅村毗鄰規劃中的紫東核心區,村子8.8平方公裡內有7700畝山林。南京市委提出,紫東地區開發要堅持“先植綠、后建城”的理念,借鑒雄安新區“千年秀林”模式。棲霞區的“綠色銀行”選址樺墅村,通過流轉土地1000畝,整合區域內1.15萬畝苗圃資源,打造“三化”(珍貴化、彩色化、效益化)示范苗圃基地,優選種植30余個品種作為“存儲”的綠色資源,其中包括野茉莉樹、南京椴等鄉土特色樹種。

如今的樺墅村,擁有不一樣的鄉村氣質,不僅有田園風光,更添書香芬芳。楊柳塘自然村的一處老廠房煥發新生,變身“樺墅鳳凰農家書屋”,原本空曠的工廠空間被打造成1500平方米核心閱讀區,上架圖書萬余冊,定期舉辦系列研學課程、名家講座等活動。這裡成了農戶家門口的書房,游客打卡休憩的熱門景點。

美麗鄉村“點土成金”,更多的閑置資源正掘出全新價值。樺墅村的一條小鐵道正煥發網紅潛質。中國水泥廠“湯山湖山礦—龍潭鎮”的廠區專用線2018年停運,這段鐵道隨即廢棄。去年樺墅村大力整治鐵道周邊環境,騰出45畝綠化空地,大面積種植極具觀賞價值的烏桕樹種。夏日綠蔭蔽日,秋日葉色斑斕,樹冠相擁拼出一段心形的“愛情隧道”。

西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現有豐富山林資源,充分利用好森林鄉村山林資源、山道資源,樺墅村正策劃射烏山登高項目,實現山道步行、騎行全封閉,打造全國首條10公裡步行騎行高速登山路。

治理升級,打造春和景明好田園

寧鎮揚一體化提速,寧揚城際年內開建。處於城市發展戰略交匯點的龍潭正由“末梢”變“前沿”。作為產城融合的新興增長極,這裡大型工廠林立、新城建設蓄勢待發,作為全區最大的涉農街道,坐擁耕地5萬余畝,葆有最優質的生態肌理。經過多年打造,美麗龍潭的系列“農特產品”已經列裝“出道”:依托水網密布的資源稟賦,建設以美麗田園為特色的水一方休閑度假區﹔發掘人文歷史和江岸資源,打造黃天蕩濕地公園﹔彰顯金箔非遺文化,建成“南京金箔博物館”﹔放大耕地主業優勢,開發了以大米為主打的“芳草渡”優質農產品……

“我們要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向美麗要效益,實現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龍潭街道黨工委書記武曉路介紹,他們將原來一年一度的稻香節改名為稻香美食節,成立了“龍潭八大碗”研發中心,由單一“賣大米”向“賣大米”“賣美食”“賣體驗”轉型。圍繞著水一方休閑度假區,今年將打造主題鮮明的美食村、民宿村、農業文化體驗村。原本“碎片化”的美麗宜居村“串珠成鏈”,正打造濱江美麗鄉村示范帶。

能留住鄉愁的,不僅是特色村落、田園風光相得益彰,更有蘊藏著濃郁鄉情的鄉村治理體系。“景美人和”的龍潭環境治理品牌,正成為一張全新的金招牌。

龍潭街道一共有大小河道共266條,久久為功全面消除黑臭之后,長效管理怎麼辦?首創於全國文明村——馬渡村的“魚水共養”做法,今年正全面推廣。街道投入專項資金數百萬元,給每條河道放養魚苗,村民負責“養魚看河”。“這樣一舉幾得,魚吃水草可以淨化水系,省了管養費用,村民負責看河盯水質,年底大家一起分魚,其樂融融。”龍潭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魚水共養”改變的不僅僅是水質,更融洽了鄰裡關系,讓更多人找回了“小時候鄉村”的集體記憶。

建設美麗鄉村、升級鄉村旅游、打造都市農業,作為城市新興增長極的棲霞,奔駛在全域主城化的快車道上,留住了田園風光和鄉土人情,實現了城鄉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

記者了解到,棲霞區明確3個涉農街道發展方向和業態定位:八卦洲聚力打造集濱江觀光旅游、現代農業展示體驗及鄉村旅游於一體的休閑旅游島﹔西崗借力紫東核心片區建設,以“綠色銀行”為依托,打造集創意產業、山水旅游於一體的美麗鄉村旅游示范區﹔龍潭結合新城建設,發展稻香荷韻、濱江水鄉和生態宜居田園。(仇惠棟)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