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沭陽縣天盛小區信報箱前,77歲的孫桂民取走了厚厚一疊報刊。“我每天都會抽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讀報、再做成剪報收藏起來。”孫桂民說,這個習慣他保持了60年,如今收藏的黨報黨刊已超2萬份(期)。
1961年,孫桂民到部隊服役,在那裡,他接觸到了各類黨報黨刊。“當時我對看報、剪報、藏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長征組歌》《人民戰爭勝利萬歲》等重要文章,我都視如珍寶。”孫桂民回憶,他的這些“寶貝”受到許多戰友的歡迎,他常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1966年,孫桂民帶著精心保管的幾疊報紙退役,到當時的沭陽縣農機修造廠工作。在車間做工人期間,因為有一定的文字基礎,他經常會被政工部門抽調,接觸報紙的機會就更多了。
“從1975年專職做文秘工作,再到1983年到縣政法委工作,這些年每天都和報刊打交道,我把它們當做教材,從中汲取知識。”孫桂民說,他不但自己從中學到政策、法律規章,同時還讓身邊同志互相傳閱,對於提高同事的法律法規知識、做好本職工作等帶來不少幫助。
“我最喜歡的是這份《人民日報》創刊號,每次拿出來都會細細欣賞一番。”孫桂民的書房裡,珍藏著800余種、7500余期極具時代烙印的老報紙。孫桂民把它們用塑料紙封好,分門別類地擺放整齊。而在他的書桌上,近百本剪報被整理成冊,做成專集,還給每一本都做了目錄。
由於剪(集)報成績突出,2013年,“孫桂民家庭藏報館”被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評為“中國集報之家”。今年以來,隨著全縣黨員干部黨史學習熱情的不斷高漲,孫桂民收藏的這些報刊更是成了寶貝。為此,他決定把自己多年收藏的黨報黨刊整理出來,進社區、進學校、進廠企展出,為更多人提供學習的機會。(記者 孫旭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