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的生動實踐范本

江蘇園博園:一城一園一故事 一步一景一驚艷

顧姝姝

2021年04月16日07:07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廢棄礦坑裡建起江蘇園博園。姚學勇攝

一張照片上,裸露的山石一層又一層,那是多年採礦作業給大自然留下的傷疤﹔一張照片上,廢棄的水泥廠內房屋倒塌成廢墟,兩根高聳的煙囪孤獨地豎立,那是老工業廠房留下的歷史遺跡﹔一張照片上,裸露的山石和廢棄的水泥廠仍在,但環繞它們的已是青山綠水和現代園林。

這三張照片坐標南京江寧。2018年,江蘇省政府決定由南京市承辦2021年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園博園項目選址江寧區。兩年多的時間,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修復生態傷疤、傳承與創新江蘇園林藝術、規劃構建水綠融合的生態空間,一段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在這片3.4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演,一個冀望“永不落幕、永遠盛開”的江蘇園博園如期建成。

4月16日下午,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即將盛大開幕。

江蘇園博園內13 座城市展園成了城市中的桃花源 。陳愛東攝

生態修復 廢棄礦坑中崛起一座園博園

江蘇園博園所處位於紫金山、棲霞山、寶華山、湯山四個風景區環抱圈內,密林郁蔥、物種繁盛、生態多樣,石灰石礦產尤為豐富。

時光倒流至上世紀50年代,這裡興起了採石熱潮。“到處堆積著礦渣,滿眼都是裸露的崖壁,最長有1100米的9個礦坑深淺不一,最深處有近60米,可以說是一個寸草不生的廢棄之地。”提起第一次看到場地時的情景,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江蘇園博園項目執行經理邊輝忍不住地感嘆。

巨大的採石礦坑、廢棄水泥廠舊址、4萬平方米泥潭,這是那段粗放式發展階段留下的傷痕。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說,在園博園整體設計過程中,他最看重的就是如何利用形勢地貌、新舊建筑和空間布局,將採石宕口、工業遺存化作園林風景,以此詮釋和踐行“兩山理論”。

“生態修復是園博園建設的首要任務。”江寧區區長嚴應駿回憶,“2018年項目啟動時,我們征遷了63家企業,區域內全面停止採礦,結束近百年靠山吃山的粗放發展,而后進行全域生態復綠。兩年后的今天,園博園所在區域的綠植覆蓋面積達到254萬平方米。”

留給園博園建設的時間僅有兩年,但在前期規劃時,江蘇卻以“百年工程”為標准賦予其更豐富的功能和更持續的發展:通過對4萬平方米的泥潭進行綜合治理,構建了再現江蘇經典名園的“蘇韻薈谷”﹔在長1100米、深至22米的礦坑之中重構綠色生態系統,打造了山水相融、面向未來、富含人文的“雲池夢谷”﹔對水泥廠遺存工業廠房保留加固、改造升級,形成了功能復合的“時光藝谷”﹔將採石宕口完整保留,利用陽山碑材、近100米深的崖壁、40多米深的水面景觀,再現了獨特自然景觀的“崖畔花谷”。

項目團隊在對4萬平方米泥潭進行治理修復時,構建了水生生態系統和陸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與緩沖區域,此外結合草溝生態蓄排水等技術,將雨水、廢水進行再利用,打造會呼吸的“海綿園博園”。在“時光藝谷”,40多個水泥筒倉,十幾組水泥廠房,被改造為書店、博物館、美術館,成為獨特的文創藝術空間。舊廠最高樓轉身成為一座華麗鐘樓——“南京時”,這是項目的地標建筑,三個鐘面分別寓指“過去、現在、未來”,當鐘聲敲響時仿佛在演奏讓“生態短板”變為“生態樣板”的動人樂章。

考慮到日后長期發展,園區還將生態和業態相融合。比如,對“雲池夢谷”片區的崖壁和礦坑進行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修復,打造崖壁劇院、植物花園、礦坑酒店等空間,既植入綠色植物,又植入產業和生態,讓現在的游客從崖壁看到過去開採的場景,把歷史留住。

江蘇園博園的建設保留了原址的工業遺存。人民網記者 王新年攝

傳承創新 傳統園林藝術煥發新生機

走進江蘇園博園的13個城市展園,錯落有致,風採各異。行走其間,移步換景,仿佛在千年歷史長河中穿游。南京園以景陽樓和天淵池為核心、山林嘉樹為美景,輔以質朴舒朗的建筑,再現中國古典園林轉型期清華優雅的審美﹔蘇州園以宋畫為園林畫面,或在廊中行走,或在樓閣觀覽,或在道上漫步,或在山中穿行……

城市展園是每屆園博會的核心部分。有別於往屆,本屆城市展園片區由南京市統一規劃、統籌建設。秉持“與古為新再現精品江蘇園林”的設計理念,東南大學古建筑專家陳薇教授帶領團隊對城市展園進行設計時,將整個展園依據古代山水畫布局,分為“高遠、深遠、平遠”三層景觀立意。根據總體規劃,城市展園共劃分為5個區域,每個區域包括2-3個精品園林。在時間跨度上,包含從漢代、六朝、宋代、明清到近現代等不同時期的造園風格。同時,每個展園都體現相應城市最具代表性,時代特征最為顯著的園林景觀。

“本屆園博會城市展園的規劃建設,通過對有代表性的古典園林造園要素的創意提取,將各地園林文化和園林技藝進行集成表達,致力於傳承園林經典,以古為新,再現江蘇園林勝景。”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陳浩東如是評價。

在江寧區區長嚴應駿看來,除了設計立意高遠、工藝精湛之外,本屆園博園城市展園還負有傳承發揚中國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園博園匠人最年輕的48歲,年紀最大的將近80歲。他們多是師徒、父子薪火相傳,將一生貢獻給一個行當。南通園數十個門窗、上千個銅構件,都由一位姓鄭的老匠人現場逐一測量,一錘錘手工打制,真正做到千錘百煉。”他介紹,每個園子動工之前,設計師和工匠都要到當地考察傳統民居建筑,一磚一瓦逐個定樣,工藝精細還原到每一個環節。比如泰州園十六扇花窗選用當地傳統形制,沒有一扇是相同的。

在傳承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技術,是本屆園博園高效高質建成的一大保障。“比如南京園的景陽樓,過去多採用人工合成的材質代替木材和瓦片,省時卻失去了味道。”園博園建設方中建八局葉晶介紹,“為了真實復原景陽樓的精美風貌,我們堅持使用傳統木結構建造,但是考慮到消防要求,景陽樓的主體結構最終採用鋼材為‘骨’,外層拼裝柚木為‘肉’,使整棟建筑有血有肉。”

圖為江蘇園博園內的小火車。任夢仙攝

盛會啟幕 美好生活打開新篇章

兩多年的規劃建設,曾經的生態傷疤正蝶變成一座融合中國建筑文化、園林園藝、文化旅游等多功能的江蘇園博園,這裡也成為南京踐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隨著江蘇園博園4月16日開園的消息傳出,越來越多的人涌向這片昔日荒蕪孤寂的山谷。南京地鐵四號線孟北站是距離園博園最近的地鐵站。過去,在這裡下站的乘客很少,最近的情況卻大不同。“請問到園博園怎麼走?”這是地鐵工作人員每天回答最多的一個問題。

“一城一園一故事,一步一景一驚艷。在園博園賞江蘇十三個城市的園林畫卷,冒雨游園亦值也。”“工業廢墟上,綠意重現。這裡沒有高樓大廈,隻有山石樹花。”參加園博園開園壓力測試的首批游客這樣感慨。

園博園的核心區曾是江寧區湯山街道的湖山社區。社區綜治民調主任戴仁強在這裡生活了30多年。“採石場原來就在村裡,水泥廠的火車拉著石料從村裡穿過。經濟效益不錯,環境卻遭到了嚴重破壞。可以說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12年南京開展礦山整頓,小石粉場都關掉了,村集體收入少了,300多名在小礦場打工的農民也失了業。”他回憶,當得知園博園選址當地,民房要搬遷時大家都很期待。

“現在,村民們都住進了現代化的小區,生活環境變美,交通更便利了。不僅如此,上百位村民在園博園干起了保潔、安保和建筑施工等工作,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戴仁強說。

村裡的火車軌道還在,但車廂拉的不再是石料,而是南來北往的游客。如果說園博園給游客們帶來的是一個高水平的花園、公園和樂園,那麼對當地老百姓而言,收獲的則是一個幸福感滿滿的新家園。

自2000年以來,江蘇已舉辦十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經過20年探索實踐,園博會辦會形式從起初單一的園林園藝展會,發展演變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產生顯著綜合效應的行業盛會。第十一屆江蘇園藝博覽會則提出了“永不落幕、永遠盛開”的目標願景。“我們要打造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現實載體,吸引源源不斷的客流,以生態資本創造綠色財富,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願景目標,為子孫后代留一座永遠挖不完的富礦。”園博園總經理雍本春說。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