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兩座城 江蘇灌南為流動黨員送真情解難題

2021年05月08日22:36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黨的十九大代表邵中國成立的灌南縣駐杭州市流動黨委,用21年時間,筑牢了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長期受教育、兩地顯作用”的紅色堡壘。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灌南縣跨越兩座城,採取“一幫一”“多幫一”的送學方式,為流動黨員解決他們“急、難、愁、困”的問題,將家鄉的溫暖真正送到他們心坎上。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灌南縣駐杭州市流動黨委成立21周年。它下轄8個黨支部,黨員數量從最初的16名發展到目前的158名,遍布杭州市5個主城區。駐杭流動黨委的158名黨員雖然成為了杭州新市民,他們在服務杭州的同時,心裡一直惦念著家鄉,始終尋找反哺家鄉的機會。

第二代流動黨員灌南縣駐杭州市流動黨委創新創業黨支部書記支世軍在杭州經營著一家食品加工廠,支世軍這幾年嘗試杏鮑菇深加工,將灌南的杏鮑菇拉到杭州加工,但是在物流運輸上往往會造成一定的損毀,導致拉過來的東西很多是廢品,所以支世軍一直想在老家灌南辦一個以食用菌為原料的食品加工廠。“最佳的方案是在家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有自己的場地,在那裡加工成品再賣。”支世軍說。

近日,灌南縣在開展駐外流動黨員送學活動中,針對流動黨員支世軍提出的訴求,縣委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將其詳細記錄下來帶回灌南,將支世軍遇到的難題及時反饋到縣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現代農業示范區的相關人員立即查規劃、跑現場,灌南縣現代農業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王林在地頭通過視頻連線,給了支世軍一個答復:“省裡現在有個規定,可以從一二三融合的渠道報建設用地指標,所以像你這樣的農產品加工產業是非常好的,同時也是我們園區所需要引進和發展的一個產業,以后你回來可以和我聯系,這邊沒有問題。”

據了解,灌南縣常年在外創業就業人員有20多萬人左右,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該縣將流動黨員管理服務放在重要位置,幫助解決流動黨支部陣地建設資金問題、醫療異地報銷、居外就醫等老大難問題。同時,推行流出地與流入地“共建共管”聯動機制,總結摸索出“定人聯系、定崗培養、定期互動”工作法,通過成立“法律顧問團”、建立維權服務中心,有效破解了新形勢下管理難、服務難問題,通過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加強黨組織生活陣地建設,進一步增強黨支部戰斗力。(殷開軍 李敏)

(責編:張妍、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