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道德模范徐振理:38年為56位烈士找到親人

2021年05月11日07:20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我會一直做下去”

濱海縣宋公堤遺址,省道德模范、濱海縣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徐振理日前給鹽城籍學子黃業凱一家三代人深情講述了一段軍民魚水情的黨史。

38年來,徐振理跨越千山萬水,為56位烈士找到親人,為烈士修墓立碑122座。他潛心挖掘紅色資源、傳播紅色文化,用搜集到的珍貴史料在家鄉創辦濱海紅色文化紀念館,吸引海內外數萬名參觀者。

如今,徐振理將黨史課堂“搬”到宋公堤,在充滿儀式感的氛圍中,讓黨員干部、學生團體受到沉浸式教育,引導他們汲取強大精神力量,學出堅強黨性、學出信仰擔當。

徐振理是濱海縣天場鎮人,1983年退伍后在天場鎮民政辦參與革命烈士証書換發、補發及撫恤金發放等工作。在工作中,徐振理接觸到眾多烈士的親人,收集了大量有關烈士的第一手資料。“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天場鎮處於敵我拉鋸地帶,在此長眠的烈士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留下的信息太少,有的連家鄉和親人名字都未留下。”徐振理說,一邊是烈士長眠他鄉,一邊是烈屬苦苦的思念,他有責任、有義務去為烈士尋親。38年來,他走遍當地鄉村田野,考証烈士墓葬﹔走遍當地檔案館、紀念館,查閱史料﹔聯系新四軍后人、志願者數百人,交流信息。他還四次走進央視《等著我》節目,為新四軍英烈找到戰友、救命恩人,找到烈士犧牲地和墓地。

“歷史不能被遺忘,應該讓后代銘記於心。”他由此萌生在天場鎮創建紅色文化紀念館的想法。2013年7月,濱海紅色文化紀念館著手開建。為了征集到更多的實物史料,徐振理動員家人捐出唯一傳家寶——珍貴的手書家史。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珍貴文物史料被無償捐贈出來。2014年底,濱海紅色文化紀念館迎來首批參觀者。“這些珍貴的紅色文脈必將一代代傳承下去。”徐振理堅信,紅色文化紀念館的創辦,對后人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今年3月,徐振理正式退休。“有的烈士還沒有找到親人,那我就是他們的親人。”每逢清明節、烈士紀念日,徐振理都要去烈士墓前祭掃、敬獻鮮花。在他一手創辦的紅色文化紀念館裡,他向前來參觀的人們深情講述那段崢嶸歲月。“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責。為烈士尋親,講述濱海的英雄抗戰史,我會一直做下去。”徐振理說。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徐振理走出紀念館,將黨史課堂“搬”到宋公堤,充分用好用活本地紅色資源,將其作為生動的黨史教材講述給大家聽。

徐振理與宋公堤還有著一個小故事。

宋公堤,1941年由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宋乃德主持修筑。這項工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蘇北人民“阻海波於堤外、造平安於黎民”的開始。2014年,為迎接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央視文獻紀錄片《鐵軍1941》到濱海縣征集線索。當年10月18日,徐振理邀請濱海縣博物館副館長周豐等人一起來到宋公堤,尋找“宋公紀功碑”基石。一行人在堤上走了兩公裡,也沒有見到基石蹤跡。但是,徐振理清楚地記得,基石是在柏油路向西宋公堤南坡約400米處,旁邊有一條通向村庄的小路。如今,宋公堤南坡小路和一家新建的混凝土攪拌站廣場合二為一。“宋公紀功碑”基石哪裡去了?徐振理來到攪拌站食堂詢問。一位老人帶著一行人來到攪拌站大門口東側,挖掉泥土、建筑垃圾后,一塊方正的大石塊出現在大家眼前。當天夜裡,“宋公紀功碑”基石安全運抵濱海縣博物館。

去年6月20日,宋公堤南堤開工80年紀念日,徐振理和96歲新四軍老戰士欒毅華、濱海縣新四軍研究會同仁重走宋公堤,宣告“紅色濱海行”——重走宋公堤活動正式啟動。如今,這一活動成為當地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實踐。“百年黨史是恢弘厚重的,其豐富的精神資源滋養激勵了一代代共產黨人。百年黨史也是具體可感的,鹽城是一片紅色熱土,黨史就是發生在身邊的故事、我們親人的故事,我要把這些說給大家聽。”徐振理說。如今,一批批游客紛至沓來,踏足宋公堤,用腳步丈量,以初心感悟共產黨得民心的真諦。(祝 潔)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