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江蘇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帶領相關業務處室及江蘇電信、江蘇移動、江蘇聯通等運營商負責人走進省《政風熱線》直播現場,回應群眾關切。
停用手機號竟影響了征信
“這個號碼我已經好久不用了,怎麼會突然出現征信問題呢?”來自沭陽的劉女士困惑不已。兩年多前,劉女士辦理了一款138元的通訊套餐,這個套餐免費贈送兩年寬帶和一個兒童智能手表,隻要每月消費超過138元即可。但使用了幾個月后,劉女士發現每個月的收費遠遠超過138元,甚至號稱免費送的兒童手表每個月都要扣除10元費用。一氣之下,她取光了綁定銀行卡的余額后停用了這個號碼。最近劉女士在購房時竟然因征信問題而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查詢后才發現劉女士辦理的這個138元話費套餐內含有一份1170元的消費貸,而這筆貸款的作用竟是用來支付號稱“免費贈送”的兒童手表。
“如果劉女士這張卡正常使用,在兩年協議期裡不停機不換號,這個表就是送的,如果你提前違約,那就會產生違約金影響征信。”對於中國移動沭陽縣百貨大樓營業網點工作人員的解釋,劉女士表示事先毫不知情。
話費套餐裡面含有銀行貸款是否對消費者進行了充分告知?對於貸款可能產生的風險是否使用醒目方式提醒消費者?對此,江蘇移動宿遷分公司總經理徐星宇回應,對於劉女士辦理的“信易購”業務,移動公司有一套規范的業務流程。在業務辦理前,業務員要給客戶詳細介紹相關內容,其中有一張告知函,上面明確注明用戶逾期信息將會記入中國人民銀行的征信庫。其次,辦理業務需要客戶本人登錄客戶端進行操作,不僅要確認訂單的各項條款,還需上傳身份証信息。此外,業務辦理成功后系統還會以短信的方式再次告知客戶辦理的活動內容。“為了提醒用戶,在還款日前我們會再次給未還款成功的客戶發信息。”徐星宇表示,節目之后將安排人立即進行核查,跟客戶面對面進行溝通,如果營業員存在違規或不規范的行為,公司將嚴肅處理。
手機號碼能否“繼承”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手機號碼已經不僅是一串數字,很多人的手機號碼還綁定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常用APP。連雲港市民孟先生最近就遇到了一個關於手機號“繼承”的難題。孟先生現在使用的電信套餐是父親生前辦理的,套餐裡綁定了3部手機和1部固話。最近,一個綁定在套餐裡的手機卡壞了,但電信營業廳告訴孟先生,如果要辦理補、換卡業務,就要把套餐過戶到他個人名下。“過戶需要好多手續,要到公証處公証,還要我的兄弟姐妹簽署放棄繼承協議,而且公証費用要兩三千元,難道沒有更便民的措施嗎?”
手機號“繼承”要什麼條件?為什麼需要公証?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介紹,按照現有法律規定,電話號碼是國家所有,用戶隻有使用權,所以不存在繼承的問題,但可以進行使用權的轉讓。在過戶過程當中必須要滿足3個條件:轉讓雙方自願,受讓方符合實名制入網的條件,在過戶過程中運營商和用戶個人不得收取費用。
“像孟先生這種情況是可以過戶的。”江蘇電信副總經理陳志強解釋,號碼過戶首先要符合工信部的規定——獲得新使用權的用戶必須是唯一的。而孟先生的父親去世后,按照相關法律,可以獲得使用權的親屬不隻他一個人,在這個情況之下隻能通過公証的形式確定號碼新用戶。
垃圾短信需合力整治
網友“春眠不覺曉”反映,在“58同城”上找工作時,他曾經拒絕過一份工作邀請。誰知挂斷電話之后,一天之內收到200多條各種企業平台發來的驗証碼之類的短信。“這肯定是有人用我的手機號碼在各種平台上注冊,我才會收到驗証碼,而且由於發來的號碼都不一樣,我也沒法屏蔽。遇到這種惡意的短信轟炸,我應該怎麼辦呢?”
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確實對群眾正常的工作生活產生了影響。對此,王鵬回應,近年來通信管理部門加大了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的整治力度,對於騷擾電話,一方面要求所有的呼叫中心、平台包括運營商加大對用戶信息保護的力度,未經用戶許可,不得擅自向用戶發短信和打電話﹔另一方面,也從技術手段上對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進行了一些處理。
“我們還聯合了13個廳局進行綜合治理,誰的孩子誰抱走,方便問題的及時解決。”王鵬提示,作為用戶個人,在登記各類信息的時候要注意自我保護,發現個人信息泄露以后,要及時向12321、運營商以及通信管理部門投訴,合力整治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問題。(陳珺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