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創新名城 南京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2021年05月21日07:21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錨定“創新名城”,發力登高摘“明珠”

5月19日,我省發布《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蘇錫常地區創建綜合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引導重點城市布局專業科技創新基地。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江蘇落地。支持建設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台”。

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大灣區、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創新布局層級分明,而打造在業內有“科研皇冠上的明珠”之稱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不少城市正積極蓄勢。舉全省之力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座科教重鎮的“晉級”之路該怎麼走?

重大科創平台建設不斷升溫

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顯著提升基礎研究水平,強化原始創新能力,是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目標所在。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所以得到如此重視,源於其具備樞紐集成功能。”省政府參事、南京師范大學創新經濟研究院院長蔣伏心教授認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台、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台,不僅具有整合創新資源、要素的虹吸效應,還能縮短時空距離、降低交易成本,推動創新擴散與知識溢出。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目前杭州、西安、武漢、沈陽、南京、蘭州、濟南等城市均提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教實力雄厚的南京,2018年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建設一個名城,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打造兩個中心,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體系,把南京建成最鼓勵創新、最適合創新、最具創新創業活力的城市。

翻看2018-2021年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南京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目標清晰、路徑明確:2018年提出“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19年總結上一年工作時提到,實施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計劃,推動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高效運作﹔2020年提出“共建長三角科創圈,打造沿滬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示范帶”﹔2021年提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實質性成效,建成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南京高校院所多、科教人才多,有條件通過重大科創平台建設,讓甘於基礎研究的‘栽樹人’‘挖井人’加快涌現,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時任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建議國家支持南京建設成為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創建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把現有重大平台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支持更多國家級創新平台在南京落地、更好輻射帶動區域創新發展。

下好“先手棋”促進錯位融合發展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以國家戰略性需求為導向推進創新體系優化組合,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

2018年,我省即在南京成立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致力於突破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命門”。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院士介紹,實驗室緊盯世界科技前沿,發展顛覆性技術並實現原始創新,突破網絡操作系統、毫米波與5G核心器件以及網絡通信內生安全等核心技術,“除建設完成大科學裝置外,實驗室致力於打造頂級科研院所。在網絡和通信領域,我們有信心做到國家乃至國際先進水平,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貢獻力量。”

以創新驅動支撐經濟強產業強,江蘇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發力強化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提升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江蘇“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重點支持紫金山實驗室、姑蘇實驗室和太湖實驗室創建國家實驗室,高水平建設江蘇省實驗室。同時,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對南京來說,是提升城市地位的戰略取向,對江蘇而言,是經濟大省、創新大省實力的重要體現。

“建設國家科學中心,南京應與其他城市既有錯位又形成融合發展態勢。”省蘇科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李榮志建議,明晰南京國家科學中心與上海、合肥國家科學中心的協作聯合關系,形成科技產業錯位發展、科學研究協同創新的三級支撐體系,共同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創新城市群。

“適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構建以上海、南京、合肥、杭州四大城市為節點的‘鑽石型’國家科學中心體系。”蔣伏心建議,建立長三角科學聯盟,在合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基礎上,建立南京、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組團支撐長三角創新高地發展。

系統謀劃穩扎穩打高處再登高

多位專家認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必須系統謀劃、整體推進。

始終把創新驅動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華山一條路”,連續4年出台市委“一號文”推動創新名城建設,“創新”成為南京最鮮明標識。錨定創新,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增長方式,為南京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去年南京經濟規模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躋身全國城市十強。專家認為,創新名城建設持續推進、城市綜合實力實現重大標志性突破,為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夯實了基礎。

今年以來,南京市各項創新工作緊鑼密鼓推進。錨定“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目標,南京提出在聚焦引領性創新型城市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重大創新平台、突出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創新能力建設、優化創新空間布局、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深化開放合作創新、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環境這8個關鍵點上發力出招,更大力度推動創新名城建設,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近日發布《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評估報告2021》,南京市入圍全球科創中心百強,排名第62位。“攀登科技創新高峰,需要一代代人接續奮斗。”劉韻潔表示,一個個融通產業、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原始創新動能。

“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一個從硬件到軟件、從人才到設備的全面系統的配置過程。”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院長丁宏建議,南京要圍繞國家科技戰略整體布局做好規劃,根據自身人才、技術、市場優勢,補短板、揚長板,合理布局。

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考驗城市的定力和韌性。蔣伏心認為,南京應進一步強化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從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起步,一步步穩扎穩打。

一座以創新為品牌的城市,應該為創新的人營造舒適的創新生態。劉韻潔建議,南京加快推進新一輪科技體制綜合改革,把科技隊伍蘊藏的巨大創新潛能釋放出來。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要制定與引進人才目標任務、學科建設、總體發展目標相一致的考核機制,切實提高人才相應待遇,真正引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陳明慧)

(責編:蕭瀟、張妍)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