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李巷“四史”教育館開放后,眾多黨員群眾爭相前來參觀學習。 通訊員 諸婧雯攝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胡英華 通訊員 周穎 諸婧雯) 記者昨天從溧水區獲悉,位於紅色李巷的“四史”教育館在全國率先建成開放。展館按照中國共產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時間脈絡,用圖文和影像等多媒體形式,全面展示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
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學習教育,既是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黨員干部的一門必修課。溧水區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在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紅色李巷新打造了“四史”教育館,830平方米的展廳裡,濃縮了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四史”。
其中,黨史展館分為“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4個部分,以黨的歷次黨代會為主線,穿插重要歷史事件,全面展現中國共產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篳路藍縷奠基立業,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百年奮斗史﹔新中國史展側重從社會、經濟、國防、科技等方面的發展變化,以大事記的形式進行展示﹔改革開放史展包括改革篇和開放篇、偉大成就和杰出人物3個部分,用數字和重大事件來展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社會主義發展史展包括空想社會主義階段、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列寧對社會主義的實踐、蘇聯模式逐步形成與失敗、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6個階段,時間跨度達500年。
昨天,安徽省宣州區水陽鎮光明村黨總支部來紅色李巷“四史”教育館參觀學習,30多名黨員認真參觀了所有場館。老黨員鄒廣海走出展館時激動地說:“展覽除了文字,還有老照片和影像視頻,令人印象深刻,非常適合我們基層黨員實地學習。”
用4個專題展介紹“四史”,在全國沒有可借鑒的先例。對此,溧水區委黨史辦主任高明芳查閱了大量史料,咨詢了相關高校院所,最后梳理出“四史”各自的展示線。“溧水‘四史’教育館的特點是小而精,主要面向普通大眾,為大家劃重點,讓觀眾在1—2小時的參觀中對‘四史’有整體了解。”她說。
與“四史”教育館一同開放的還有精神譜系館和英雄人物館,展示了25個精神譜系以及革命年代、和平年代涌現的英雄人物代表。溧水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史”教育館的開放,豐富了紅色李巷的黨性教育學習載體,接下來,當地新打造的中國新四軍歷史研究館等場館也將陸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