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繪制“進度圖”、認真細化“分類圖”、積極拓展“實踐圖”,近期,江蘇省儀征市積極聚焦“三張圖”,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考核體系,扎實做好規定動作,做精做細自選動作,推動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向走深走實。
精心繪制“進度圖”
按照黨史學習教育“六專題一實踐”部署要求,儀征充分挖掘地方紅色資源,打造活動載體,注重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安排,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有熱氣。同時,策劃組織並具體實施黨史學習教育“周末講堂”“學講思做”“節日裡的黨史教育”等活動,組織全市黨員干部參加江蘇省慶祝建黨百年黨史知識競賽。
為豐富黨史宣講載體,儀征列排園區、鎮、市級機關宣講專場20場,5月中旬實現首輪宣講全覆蓋﹔組建由文史學者、黨校老師、優秀黨課主講人選手等為主體的市委宣講團,集體備課、培訓,確保宣講質量。此外,還組織了100多場黨史專家講座,40多場退役軍人、黨課主講人等主題宣講,掀起黨史學習熱潮。
為加強巡回指導工作,儀征成立9個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組,組織專題培訓,對全市72家單位在黨員干部學習黨史、為民辦實事、創新做法等8大類27項工作進行巡回指導。同時,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考核體系,實施差別化評估,把巡回指導結果作為黨建專項考核的重要依據。
認真細化“分類圖”
為發揮關鍵少數示范帶動作用,儀征制定市委常委會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方案,排細排實通讀經典、專題調研、觀看《江姐》巡演、知識測試、專題黨課等活動。按照黨員人手一套標准,儀征市配齊配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4本指定學習資料,引導黨員原原本本研讀規定學習篇目。根據村(社區)黨員較為分散、難以集中組織等情況,儀征市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主觀能動性,打造“板凳課堂”“周五聊吧”“民生茶館”“青年輔學團”“24小時智能書櫃”等特色黨史宣講模式,推動學習陣地延伸至小區樓棟、院落,讓黨員群眾在家門口聽黨史、學黨史,增強學習教育的互動性和感染力。
此外,儀征市還注重加大青少年的學習教育力度,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造“課程+讀本+基地+宣講+活動”五位一體學習教育模式,精心選編“100節黨史微課”進課堂,開展“永遠跟黨走”紅色主題文藝展演、“為黨頌歌”演講比賽、紅色經典誦讀、“同聲頌唱”紅色歌曲等校園主題活動﹔組織全市44所中小學開展“七個一”主題實踐活動。
積極拓展“實踐圖”
為辦好民生實事,儀征市堅持學習、實踐同步推進。目前,第一批134條實事項目清單正有序推進,其中,第一批18個重點項目已向社會公布。市級層面,結合優化營商環境,打造“真省心”政務服務品牌,明確“五減五化”要求,全面推行“拿地即開工”審批、“店小二”幫辦代辦服務模式,確保事項應放盡放、環節應減盡減、流程應優盡優。園鎮層面,圍繞“開門一件事”,開展“新班子、新氣象、新作為”系列活動,全市185個村(社區)黨組織班子共興辦實事379件。在辦好第一批實事的基礎上,通過滾動梳排,第二批130條實事項目正在征求基層意見,確保辦什麼請群眾支招、怎麼辦讓群眾監督、辦得怎麼樣由群眾評價。
用活紅色資源,提升江上青烈士史跡陳列館、盛氏兄弟故居、儀征首屆縣委誕生地等紅色教育基地展陳水平和教育功能﹔舉辦“百年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文物展”,圖文並茂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儀征各個時期取得的重要成就﹔組織“尋百件文物·講百個故事”活動,舉行紅色歌會、文藝演出、新編大型革命歷史題材劇《江姐》,為黨史學習教育營造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