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服务”:为“老有善养”提供福利支点

2020年01月02日09:00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喘息服务”:为“老有善养”提供福利支点

  “喘息服务”本质上是兜底性公共服务的增量,带有善政初衷。

  2018年,北京首个“喘息服务”试点在丰台区启动——试点期间,主要面对特困家庭,如居家养老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政府买单,让长期照护老人的家庭成员得以“喘息”。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丰台区启动第二期“喘息服务”,预计将为1000名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服务。目前,这项新服务已经在北京多区布局,未来将全面推广。

  在当下,养老问题无疑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为破解难题,各地也展开了各种探索与尝试,但整体而言,家庭养老仍会是主流的养老方式。而对很多家庭而言,照护老人连着道德与现实压力的两端,道德端写着“孝”字,现实压力一端则是喘不过气。太多人因为要长期照护老人,自己也积劳成疾,有些“久病床头无孝子”的现象也与此不无干系。

  在此情境下,政府购买专业机构的服务,让专业机构阶段性替代照料,就如同提供了养老“中转站”,让长期照护老人的家庭看护者们可得几日“喘息”,无疑是颇具现实针对性的人文关怀举措。

  “喘息服务”本质上是公共福利兜底保障的“做加法”,可以预见,一旦推广开来,此举能让不少家庭切实受惠。

  据了解,北京户籍总人口中,老年人占到了24.5%,意味着这座城市的户籍人口中,近四分之一是老年人,这其中包括部分失能、失智老人和空巢老人。他们需要家庭成员投入不少精力来照顾。政府提供“喘息服务”,不仅是对居家照顾者的“帮扶一把”,更能体现对老年群体的特别关爱。

  其实,不只是在北京,在全国范围内,老龄化都是个普遍的问题。今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预计将达2.6亿人,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将突破4600万。该如何照拂数量庞大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尤为迫切。

  十八大以来,中央曾多次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喘息服务”就是种指向制度完善的创新。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入住机构,进行短期托养照护,一种是由服务机构派专业的工作人员上门照料。这种灵活短期的照料,类似于家政,但又不同于家政,而是兜底性公共服务的拓殖。

  事实上,如前述所言,基于提供靠谱的养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迫切需求,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比如,上海市在每个街道建立“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由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并制订指导价,以普惠的价格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在南京,养老机构里的养老床位已经可以搬回家,同样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养老机构就可以将养老院的餐饮、照护等服务延伸到老人家里,24小时呼叫应答。而在北京,多家养老机构还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这些措施兼顾老年人需求与价格承受能力,对增强相关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都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目前“喘息服务”还存在与老年人需求匹配度需提高的问题,相关负责人称对于“喘息服务”的内容,未来在全市各区落地时还要进一步细化明确。期待“喘息服务”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也希望更多地方能择其善者而借鉴,在推动“老有善养”方面有更多积极有效的自选动作。(喻辛)

(责编:黄竹岩、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