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京1月9日電 (記者朱殿平)前不久,南京市建鄴區公布了2019年發展成績單,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1000億元,首次邁進“千億俱樂部”,2010年,建鄴區地區生產總值約97億元。這意味著,九年間,建鄴區地區生產總值增幅超過了10倍。
南京市人大代表、建鄴區委書記沈劍榮提出,要跳出建鄴樹形象,因為“建鄴不是建鄴的建鄴,是南京的建鄴,是南京都市圈的建鄴,甚至是更高層次的建鄴”,要以南京融入世界的視角看建鄴,使建鄴真正成為世界了解南京的窗口、南京接軌國際的前沿。
“穩中有進” 發展基礎夯實
南京市代市長韓立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用“穩”“進”“好”三字總結了2019年的發展,南京穩的格局在鞏固、進的動力在增強、好的勢頭在顯現。剛剛過去的2019年,建鄴區各項發展指標也實現了穩中有進: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約1080億元,增長8%以上﹔財政收入超過140億元,在全市排在第五位﹔相關指標特別是創新名城的系列指標、招商引資指標都實現翻番﹔人才數量在全市排名第三,匯聚人才的吸引力正越來越強。
作為落戶建鄴區九年的“老企業”,南京市人大代表、邊城體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耿見証了這裡的變遷。“能感受到這幾年,尤其是近五年建鄴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越來越多的大企業落戶,營商環境越來越好。”黃耿舉例說,建鄴區出台了“建鄴16條”、文旅產業倍增計劃等系列政策,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為例,建鄴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推進創新名城建設的戰略部署,給到我們企業實實在在的支撐。”包括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建鄴區也在落戶、安居等方面提供了周到配套政策,精准化解決企業實際需求。
“創新名城建設,河西建鄴也一直走在前列。”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新與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超認為,創新是建鄴骨子裡的基因,這與他們企業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如今的建鄴,除了像新與力這樣的本土企業,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
對於建鄴區的創新名城建設,南京市人大代表、中通服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殷鵬同樣給予了肯定。“建鄴是一個以創新、國際化為引領的新城區。”他表示,中通服咨詢設計研究院也將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結合5G新風口,定制5G與建鄴的產業報告,助力建鄴在5G建設上走在全市前列,從網絡覆蓋、業務創新等方面率先實現區域新感知,打造5G研究的發源地。
沈劍榮說,建鄴區正經歷從全面建設向全面發展的轉型期,正處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的重要關口,“穩”非常重要。“不論經濟發展還是社會發展,還是黨的建設,首要就是‘穩’。”他進一步闡釋,堅持改革、創新、開放是“進得快”的關鍵。就建鄴自身而言,要以高新區改革的持續推進、系列改革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來進一步增加活力,以營商環境進一步打造來提升動力,努力實現低基數指標中高速增長、高基數指標質效同升,確保在全市走在前列。
“跳出建鄴” 錨定更高目標
作為南京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建鄴在新一輪發展大局中應該體現什麼樣的發展擔當,應該抓住什麼樣的機遇?沈劍榮坦言,這是建鄴當下發展中不能回避的問題。在南京“一江兩岸”聯動發展的新格局中,要鞏固和提升建鄴樞紐核心地位,不斷提升對南京發展的貢獻度。
同時,建鄴自身也在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沈劍榮例舉了一組數據:建鄴區規劃的戶籍人口是70萬,現有戶籍人口42萬,大約形成60%~70%的集聚度,也基本符合整個區域的建設程度:目前,建鄴區域設施公共配套設施大概完成70%左右。規劃的8條地鐵,2020年將全面動工﹔五年后,規劃中的軌道交通項目將全部完成。規劃的80多所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也將在五年左右全部完成。
再看產業發展,近幾年建鄴發展勢頭強勁。阿裡巴巴江蘇總部、滴滴華東總部、360智慧科技區域總部、科大訊飛智慧城市華東總部等數字經濟頭部企業項目相繼落戶。截至目前,11家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先后簽約,其中9家已完成注冊落地。建鄴崛起為南京乃至泛長三角地區數字經濟新高地。
2019年7月,南京首個基金街區—金魚嘴基金街區正式揭牌,將打造成為南京經濟發展的“資本引擎”、新型研發機構孵化企業的“催化劑”、成長型企業的“孵化器”,計劃在3年內累計新增300家基金管理公司、3000億元基金管理規模,基金規模全市最高。目前,建鄴區金融業產值佔到了全市1/3,貢獻度最高。依托金融集聚區優勢,建鄴的金融活水也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跟同在建鄴的紫金農商銀行展開了很多合作,‘科技貸’等產品解決了我們很多問題。”黃耿感慨。
“我們要跳出建鄴來樹形象,現在的建鄴已經不是大家原來想象中的建鄴。”沈劍榮表示,建鄴區土地面積佔全市1.27%,貢獻了全市7.7%GDP、9%的稅收。瞄准進一步提高對全市發展貢獻度這一目標,建鄴區將力爭GDP增速快速朝著10%邁進,在全市位次中進一步前移,樹牢國際化、現代化形象,在全市新一輪高水平建設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