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黨員干部組成的豐縣城管執法小分隊檢查被關閉的活禽交易市場。豐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黨員干部主動請戰,網格員上門入戶,小喇叭叫響街巷鄉村,天眼系統實時查控……春節以來,江蘇徐州動員全社會力量,開展防疫宣傳、做好排查登記,構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堅實防線。
黨員干部沖在前
“我們有在部隊練就的過硬體魄,有部隊賦予的鐵的紀律觀念,有年輕而火熱的青春,雖然我們脫下了綠軍裝,面對疫情,我們強烈要求黨組織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徐州市沛縣沛城街道城管黨支部10名年輕的退役軍人黨員向組織寫下請戰書。
軍人退役不褪色,戰士守責也守初心。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沛城街道一個特殊的疫情應急分隊迅速成立,他們輪班守在街道出入口,在商貿市場匆忙奔波、動員飯店、超市暫停營業,耐心安撫群眾的情緒。
防控疫情,黨員先行,“我是黨員我先上”成為最響亮的口號。
豐縣城管局成立了由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份子組成的應急小分隊,利用執法車車載喇叭播放宣傳“豐縣疫情防控通告”,統一制作倡議書,利用一線執法人員工作之際對市場、街面等商戶宣傳防控知識,利用LED廣告屏滾動播放防控標語等措施持續加大宣傳力度,並積極教育引導身邊群眾辨清核實各類信息,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邳州市動員社會力量群防群控疫情。邳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網格防控入家庭
村(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徐州市銅山區通過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集聚力量,利用群防群策群力,通過上門+電話+網絡平台模式,開展地毯式全方位無死角排查,確保轄區疫情明晰可控。
自大年初一至現在,由村黨員干部為主要參與者的400余名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志願者,每日在轄區60個檢查點位24小時值守,還分批對各包挂片區民眾進行上門調查和宣傳,對各家各戶人員健康及出行情況進行登記。對發燒、咳嗽等情況嚴重人員聯系衛生室工作人員上門服務。
而在邳州市,則充分利用天眼系統、技防監控系統,對全域內情況進行實時查控,確保做到網格無遺漏。
在趙墩鎮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天眼系統和技防監控系統對全鎮的基本防控情況進行巡查。 趙墩鎮政法委員魏凱介紹,該鎮設有30個天眼探頭,這些天眼系統的攝像頭可以360度無死角的旋轉,實時監控各個路口。此外,該鎮還配備了185個技防監控探頭,針對各個村的主要路口進行實時監控,“除了監控是否有外來車輛進入本村外,還可以看到各村值班人員在崗在位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此外,天眼系統對各村上報的個別重點人員,在網格員不便入戶查看的情況下,中心值班人員可通過監控系統准確找到該戶地址,對其居家情況進行查看。
睢寧光華社區的網格員在通過大喇叭宣傳防疫知識。睢寧縣委宣傳部供圖
大小喇叭響起來
“過年不串門,出門戴口罩﹔親戚不走,來年還有﹔朋友不聚,回頭再敘……”在徐州市泉山區湖濱街道,由黨員干部組成的20多個流動“小喇叭”志願者宣傳隊,每天在各個社區、商超等人員集中之處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科普知識、防范措施,多角度、全天候宣傳中央、省、市、區抗擊疫情的最新情況,號召大家春節期間不走親訪友,利用電話和網絡拜年,阻隔疫情傳播。
“疫情別往心裡擱,在家學習也不錯。戴好口罩好處多。流言蜚語不能說,非法信息莫傳播。祈福驅患戰病魔。國家有難不添亂,坐在家裡不胡竄。不聚會來少游玩,群防自護保家園。”以上是泉山區永安街道永安社區居民袁存香自己編寫的順口溜,也是通過社區志願者小喇叭宣傳的方式,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
“室內場所每日通風兩次,每次半小時,不碰野外,少去海鮮市……”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在睢寧縣的大小村庄裡,隨處都可以聽到應急廣播高音喇叭齊刷刷響起,不停地向百姓播報科學防疫知識。
連日來,為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睢寧縣啟動應急廣播系統,將應急廣播傳播系統平台和端口全部開放,播放時間統一為上午9點至11點30分,下午三點至5點半,將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關內容傳到全縣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