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福建泉州有關方面了解到,3月7日夜間發生的泉州一酒店樓體坍塌事故系房屋改裝作業時發生,該樓房業主目前已被公安部門控制。事故發生后,有關方面盡全力組織搜救,調動消防救援和醫院參加救治。截至8日11時30分,現場搜救出受困人員43人,其中6人救出時無生命體征,1例危重症醫治無效死亡,尚有28人正在搜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這所開業不到兩年的酒店被作為集中醫學觀察點,用以對來自重點疫區或有相關旅居史的人員進行集中醫學觀察,因此事故格外引人關切。海恩法則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隨著更多信息逐漸浮出水面,此次泉州酒店坍塌事故,讓人看到了“人禍”的影子。如果種種先兆事先能引起足夠的警覺,這次事故本可以避免。
早在事故發生之初,各方知情人士的爆料就在網上流傳。據稱,酒店裝修期間,因為壓力問題,一樓商戶的門窗玻璃被擠壓炸裂五六塊,有商戶覺得太危險就搬走了。有商戶得知酒店坍塌后直言:“並不意外”。媒體報道也間接印証了上述猜測。新華社稱,今年春節前,房屋業主將一樓出租的超市收回重新改裝。3月7日晚上7時,房主接到現場施工人員電話稱,在進行作業的一樓房屋一根柱子發生變形。三四分鐘后,樓體整體坍塌。
酒店坍塌到底是因為裝修還是原來的結構問題,或者二者兼有,還需進一步甄別、調查,但種種跡象顯示,酒店的瞬間坍塌是有先兆的,只是未引起相關方面的警惕。另有報道稱,雖然該酒店成立時間還未滿兩年,但已經被當地相關部門行政處罰了3次,酒店管理之亂亦可見一斑。更值得追問的是,這所隱患重重,而且正處於裝修狀態的快捷酒店,是如何成為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醫學隔離觀察點的?
事故猛如虎,安全大於天。此次泉州酒店坍塌事故再次敲響警鐘:在安全問題上,切不可有絲毫的大意、麻痺和僥幸心理。事發后,快捷酒店的粗放式發展也引發業內擔憂,其中衛生和安全是首要問題。在消費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經濟型快捷酒店也要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目前,當地已成立調查組,並表示將實事求是查清原因,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同時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拉網式、全覆蓋排查治理風險隱患,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亡羊補牢,可代價過於沉痛,警鐘頻頻敲響,不要再用悲劇驗証海恩法則。(陳廣江)